人告诉钟馗,其两位结义兄弟之事。
“那钟馗是何等人也?”
“居然可劳烦大帝传讯,还真是奇哉怪也……”
回过神来,天下都城隍暗忖道。
好在真武大帝告知了那钟馗的下落,就在长安的淳和仙府。
对于淳和仙府,天下都城隍还是有所耳闻的。
那是大唐陛下,赐给罗浮真人的一座府邸。
至于罗浮真人,乃有道仙真,天下都城隍不可能没听过。
在他看来,此事既涉及到真武大帝,那他该亲力亲为去一趟淳和仙府。
顺便也认识一下,那钟馗是何许人也?
……
……
翌日,早朝罢后,那崔侍郎独自求见了唐皇。
君臣二人在御书房见了面。
“崔侍郎来见朕,可是有什么事情启奏?”
唐皇坐在龙椅上,问道。
“是有一事要请陛下定夺。”
崔侍郎道。
“崔爱卿,但讲无妨。”
唐皇开口道。
“陛下让臣厚葬那镇宅除魔圣君钟馗,昨日臣与他见着了其尸首,但钟馗还想将他两位义弟,合葬在一处?”崔侍郎道。
“哦?钟馗还有两位义弟?这二人是怎么死的?”
唐皇轻咦了声,忙问道。
“那二人与钟馗义结金兰,在其死后,不愿苟活于世,便在他墓前自杀身亡。”
崔侍郎讲道。
“什么?!”
“那钟馗两位义弟,居然自杀而亡?”
“想不到,那钟馗是舍生取义之辈,他那两个义弟也颇重情义,真叫人吃惊!”
闻言,唐皇一惊。
古来结义,效仿关公义结金兰的不少,似这般兰交之死,不常有,更少闻!
思虑间,唐皇对钟馗三人更加敬重。
唐皇好奇问:“那二人叫什么名字?”
“柳含烟与王富曲!”崔侍郎忙道。
“好!就依钟馗所言,将三人合葬一处,你还让人写一赞文,歌颂此等忠义之举。”
唐皇抚案称道,允许了此事。
“臣,遵旨!”
崔侍郎回道。
在他看来,这写文一事,放眼满朝百官,唯有那韩愈最为合适。
……
……
于是乎。
第二日,这崔侍郎就又去了韩府,求韩愈为钟馗写一墓志铭,记载钟馗与柳含烟、王富曲三人此等兰交赴死一事。
对此,韩愈自然是答应下来。
还让韩湘子去了那淳和仙府,告知钟馗此事。
……
值得一提的是,自那月孛天君走后的第二日,那罗浮真人就离开长安,云游四海去了。
临走前,他将淳和仙府交给吕洞宾来看管。
是日。
这淳和仙府之外,来了一位阔脸方正,身穿玄袍,面容奇矍之人。
他看似有四五十岁。
此人不是旁人,正是天下都城隍。
他走到那淳和仙府门前,见二道童把门,便开口道:
“我要拜见罗浮真人,就说近邻来访。”
淳和仙府与天下都城隍之庙,同在长安,可不就是近邻吗?
故而,天下都城隍此话也不假。
“我家真人云游去了,不在府上。”
把门的道童望向他,道。
“不在府上?罗浮真人几时走的?”
天下都城隍一愣,不禁问道。
怎如此不赶巧了?
“数日前。”那道童言道。
这道童见天下都城隍之貌不凡,且给人一玄妙威仪之感,便又改了口:
“眼下,纯阳真人在府,不知你可要见他?”
“纯阳真人?”
天下都城隍不曾听过这个宝诰,故而呆了下。
“纯阳真人与我家真人是好友,本领不凡,乃人间全真派掌门,素有剑仙之城,号吕祖。”
道童瞧见那天下都城隍一脸困惑之色,心中不免狐疑起来。
此人来找自家真人,想来是熟识。
弄不好也是位道家高人。
怎不知纯阳真人的名头?
这就奇了怪了。
“那就去传纯阳真人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