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高中时期的学生大致分为三类:精英派,晃荡派,瞎混派。
精英派和瞎混派是两个极端,人数不多,晃荡派占主体。
所谓晃荡就是指学习成绩忽高忽低:学一阵,成绩上升;混一阵,成绩下降。
李雨婷年级第一的成绩当然代表精英派。
丁苗、朱大壮、莫冰寒属于瞎混派。他们都是家庭条件非常好,不指望考学来改变什么。
孟雅竹、王涵、李子钰是晃荡派,尤其李子钰,中考成绩还挺高,底子不错。
关于李子钰的学习成绩,陈若风没少费心,经常劝导,联系家长,进行家访等,甚至还和李雨婷“联合”劝过他,但都没什么用。李子钰还是一天天晃晃荡荡,心情好了,听上几节课,心情不好,就不听了,要么把耳机藏在袖子里听歌,要么把小说放在书底下偷看;他还从朱大壮那学来一个奇招,就是找来一本厚点的资料书,在中间挖一个坑,然后把手机镶嵌在里面。这样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在课上以阅览资料的方式明目张胆的玩手机了。有时“玩”得认真,还能获得老师表扬,看来真是奇招!……老师们一开始还管管,找他谈谈话什么的,后来知道了他的家庭背景,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陈若风总是拿他的中考成绩在班会上说事,说得多了,李子钰不得不跑到办公室跟他解释,说那是为了兑现他在姐姐临终前许下的承诺,也不过学了半年。
陈若风说,学半年就能考出这样的成绩,要好好学,就说不上什么样了。
每当这时,李子钰就会说:“人啊,都是命。像我姐,那么年轻就走了。”
陈若风还问过他,假如没有李雨婷的出现,是不是就能好好学了?
李子钰说,能遇见李雨婷是他的命,李雨婷不喜欢他,也是他的命。人啊,都是命!
陈若风骂他,才多大点岁数,就信命!但无论怎么骂,李子钰还是一天天晃晃荡荡,脸上永远挂着一副半笑不笑的表情。仿佛在他的内心深处,已经把这个世界看透了。
看来,姐姐的离世,成了他心里的一处创伤。
青春懵懂,忽冷忽热。
某一天晚自习,李子钰突然来到陈若风办公室,把一部新手机放到桌面,然后说:“老大,之前送李雨婷的,人家没要,我也用不上,给你吧。”
陈若风看了看包装盒上的V3标识,说:“这么贵重的东西,说送人就送人?”
李子钰很淡定:“我妈给国外买的,比国内便宜。”
陈若风说:“你自己留着用,我也刚买了新的。”
李子钰想了想,说:“老大,要不这样吧,他们说李雨婷只听你的,你送的东西她能要,你把这个手机转送给她吧。”
陈若风顿时诧异:“听谁说的!哪有那事,那都是以班级的名义。再说,这是手机,不是别的。”
听到这话,李子钰忽然不说话了,掏出烟,磕几下烟盒,刚要点上,却被陈若风一把抢了过去:“说多少次了,别在我办公室瞎闹!”
陈若风把烟盒放到手机包装盒上,往桌边推了推:“都拿回去吧,回去上自习。”
李子钰不走,不动,也不说话,只是低头沉思。
陈若风看他几眼,说:“送人东西,东西是一方面,关键还要看送的是什么人情。李雨婷不要,自然有她不要的道理,你自己回去琢磨琢磨吧。”
李子钰像是突然顿悟:“那就别说我送的。只要她能用上,只要她能开心,我咋样都行!”
……
李子钰的两个“只要”不免让陈若风感叹起来,仿佛看见了自己的影子,不由得在心里感叹出七个“真”来:
这世间情感真是奇怪!真心难遇真情,真情难遇真心,真真是荒诞又荒唐!
对于情感,不谙世事的少年又能有多少感悟?大多会深陷其中,直至失去理智。
学生的世界,让他感到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很有同感;陌生的是,很难同情。
于是他就很不同情地跟李子钰说:“不说你送的,那说谁送的?学校不可能奖励学生这么贵的手机!”
李子钰说:“老大,那就说,是你送的!”
“胡扯!”
陈若风恼羞成怒。
陈若风打消了李子钰转送手机的想法,但他分明感到李子钰像是带着什么目的,更像是一种试探,至于试探什么,他一时也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