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办法搞钱了!”
马车上,老朱闭目思索。
同车的朱标不敢打扰父亲,只是借着一点微光,去看张异给的资料。
“科学,天道!
张家弟弟的道理,隐约已经是开宗立派的水平了!”
朱标放下资料,心生感慨。
“所以他看不上正一道的天师之位,也许张家那位老神仙正是看中了张异的本事,才会托梦降临!
只是不知道在张异的道中,有没有神仙的位置!
他的道理,更像是孔老夫子对待鬼神的态度,敬而远之!”
朱标的话语打断了老朱的思索,皇帝回答:
“你说得没错,张异的道理,已经超出了道教本身的范畴,如果他将他那套生产力的理论扩展一下!
就已经牵扯到治世之道了!”
将天道解释成事物变化的规律,再将研究规律的学说归类为道!
张异的做法,很大程度上是将道教世俗化,尽量去掉仙神方面的内容,只关注人间。
越跟张异相处,朱元璋这种感觉越发强烈。
朱标闻言笑道:
“也许龙虎山一脉,未来还要再出一支法统,难怪张家弟弟看不上天师位,他本身就可以媲美张道陵,另开一支法脉!”
“天师?”
朱元璋笑起来,龙虎山的人想拿回这个名号都想疯了,可他偏不给。
但唯独张异自己,心里是看不上这个名号的。
“张异的道,非出世,而是入世!
不求虚渺的长生,只求当下的逍遥!
此道若是完善下去,该担心的就不是三清六御,而是儒家的那些腐儒!
此道若成,那是奔着圣人,国师的位置去的!
从道门的角度来说,他那套反而算是魔说!
将天道譬喻为规则,仙神将无立足之地。
从道家到道教,将规则人格化,神仙化本来就是一个宗教的根本。
可张异这是在走回头路,也难怪张正常起了一卦,说他这个儿子是煞星!
可龙虎山的煞星,于这天下却是福星!
朕倒是想要看看,这小子狐狸尾巴都露出来的时候,究竟是个什么模样?”
皇帝眼中满是笑意,比起儒家的崇尚空谈,张异的道理其实更加符合他这个从底层出身的老农民的本心。
只是儒家有儒家的好,张异目前的那些道理,他还有待验证。
老朱并不是一个默守陈规之人,可他的话对受着儒家教育的朱标而言,却是极大的震撼。
国师二字岂是能随便说出口的?
更何况说出此话的人,还是朱元璋。
朱标最为了解父皇的心思,他连一个没有威胁的“天师”都容不下,更何况是如此名誉象征的国师之位?
“朕只是比喻,你那副表情算什么?”
朱元璋见儿子跟见鬼一般看着自己,没好气地回了一句。
末了,他不甘心:
“朕没有你想象中那么没容人之量,只是……算了,你不懂!”
朱元璋很想跟朱标聊聊这个话题,却一时间不知道从何说起。
他干脆将话吞回去,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
“简化文字的事,朕打算答应下来!”
“这不像是父皇会答应的事,难道父皇是因为张家弟弟雪中送炭之事感动,所以才……”
“你错了,张异与其说是认可朕,不如说是他认可朕出海的行为!
他的目标,不在个人得失,也不在我大明兴衰与否!
他落子的地方,是千秋万世华夏之兴盛,是他窥见那场席卷华夏的浩劫,他打算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尽量阻止!
朕能得到他认同,是因为朕行了他想行但做不到的东西!
他认可朕,与其说是出于同情和交情,不如说是他觉得朕是他志同道合的道友!
这样的人,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把双刃剑!
如果牺牲大明可以成全华夏千秋,这货卖起朕来,也绝不会手软!”
噗!
朱标忍不住,先笑出声来。
跟张异交往这么久,朱家父子大概也明白这位弟弟的理想和行事风格。
他就是个魔头,他的叛逆不是表现在脸上,而是刻印在骨子里。
只是平常人根本看不到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