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也差不多。
元末,老朱和红巾军这些农民起义造反之所以如火如荼,大明北伐之所以势如破竹。、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元朝的官方军队,基本上已经是军纪涣散,不堪一击。
如今和大明对抗,打得有来有往的元朝军队,基本都是地方乡绅拉扯起来的义军,后来被朝廷收编而已。
其中最著名的,自然是王保保手里的那些军队。
可以说,无论是前元的那些名将,还是常遇春,徐达他们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练兵的好手。
张异相信,这些人如果真把自己的心得写成兵书,应该不会比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差,甚至要好上许多。
但问题就在于,一个好的球员,未必是好的教练。
常遇春缺乏一个人,一种方法去引导,将他肚子里的东西掏出来。
张异牛刀小试,常遇春果然口若悬河,说了不少有意思的东西。
这些体会在细节之上的技巧,绝对是名将们用人命换来的经验。
不过老常虽然找到思路,却还是差了一些……
张异决定给常遇春找一点参考书。
刚好,关于练兵术的东西,其实他早就写过。
去年黄英大哥训练水军,张异附送的资料里就有一大堆这样的内容。
练兵之术,多多益善……
尤其是刚才闲聊的时候,常遇春说了他可能去大都督府的消息……
大都督府总管全国军务,虽然朱元璋也分割了兵权,但大都督府总领全国军队的权柄并没有变。
常遇春能不能回到战场待定,可坐在这个位置上,如果他能将练兵术这种技巧统一下来,形成一套制度……
这对于整个朝廷来说,也算是一件功德无量之事。
也可以将他的利用价值榨干了去。
常遇春找到了纸笔,就当场记录自己的所得。
不过随着时间流逝,他体力也逐渐不支。
本来是想让张异给自己看看病,却因为写兵书的事情耽搁了,常家姑娘只能抱怨父亲几句,准备告辞。
“将军的身体差不多了,可先随常家姐姐练几天太极拳,或者学学萧先生教的五禽戏,先活动气血……
等回头贫道忙完手里的活,就给将军设计康复训练的课程!
对了,将军可以先等一会,贫道刚好有一些练兵术的资料,可交给将军!
将军并非不知道如何练兵,只是不明白该如何写下来!
有这些东西提供大纲思路,将军照着框架补充,应该是不错的……
就当是抛砖引玉了”
常遇春闻言大喜,他缺的就是大纲思路。
张异自己写的练兵术,这孩子能懂什么练兵术?
常遇春闻言,点点头。
权当做个参考也行。
“将军等等……”
张异让常遇春稍候,自己去书房,他记得《纪效新书》自己留了一份副本。
“找到了!”
张异将找到的书交给常遇春,他书写的方式和古人有所不同。
常遇春接过来,大致翻了一下目录,果然次第分明,井然有序。
他一看目录,似乎就知道自己的兵书该如何写了。
“这孩子有点东西,不愧是陛下看中的人!”
常遇春对张异的信任,七成来自于朱元璋。
他将这本书收好,又和张异聊了一下康复治疗和兵法上的问题,张异还是主张他先练习太极拳。
正版的,经过老陌还原的太极拳,在武术界绝对是改天换地的好东西。
明清后来流行的几种内家拳,大抵都是从张三丰这里开始。
常遇春的武力值很高,但很大一部分的实力来自于他恐怖的天赋,这种系统性的武学,他也非常有兴趣。
太极拳有极强的养生和健身的功能,对他而言正好。
张异教导这些东西,是毫无心理压力。
可老常却有不同的感受。
这些技巧放在一般的人手里,那可是压箱底的东西。
小道士的胸怀,明显不是一般人能比。
常遇春谢过张异之后,带着愉快的心情打道回府。
他回家第一件事,就是钻进书房,准备细心研读张异给他的书。
常遇春一开始还没将这本书当回事,只是随手翻看,可是等他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