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 第380章 张异的消息,想他了

第380章 张异的消息,想他了

想!

也许哪天他觉得自己能改变这个世界的时候,会再次下山吧?

或者,遇见下山的机缘……

譬如,沐英哥哥回归!”

提起沐英,老朱也是担心。

洪武二年,沐英出海,按照张异最理想的情况来算,他们也应该回来了。

只是这茫茫大海之上,丝毫没有沐英的消息。

也不知道他们此行,是凶是吉?

朱元璋和朱标都商量过,如果沐英明年没有回来,他就考虑再派一支出海的队伍出去了。

如今,大明的玄武军已经逐渐成型。

且这两年的国力稳中有升,支持得起

这一切,其中有不小的功劳,还是药王稻的推广。

水稻北迁,药王稻推广,几乎在张异离开京城之后,朱元璋马上推行。

药王稻的产量,确实惊艳了许多人。

如今两年过去,江南附近,已经逐渐种上药王稻。

而另外在皇帝的忧心推广之下,华北平原一带,也广泛种植。

朱标曾经估算过,最多到洪武八年左右。

大明能完成药王稻的覆盖。

虽然美洲的事情不太顺利,但药王稻却是实实在在为大明休养生息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而张异的另外一个贡献,却来自于东边的浙江。

商税的改革,初见成效……

浙江在农耕和商业之上,都有建树。

尤其是张异所言的纺织工厂,短短两年时间,出品让浙江一地的棉布价格,生生砸下一成。

由此可知,它产量的恐怖。

工业化这三个字,老朱

按照张异的管理方式,工厂的出货量十分恐怖。

而销量带来的,自然是大量的税收,朝廷在商业税这一块,收上了不少钱。

而那些在工坊工作的工人,尤其是女工,也获得了不少收入。

这潜移默化之下,一开始在浙江民变的富户也好,百姓也罢,似乎逐渐看出了好处。

浙江本来就是商业发达之地。

大家没了海上贸易之后,都不得不将目光转向内地的市场。

突然杀出这么一家工厂带头,加上商人们发现,浙江的营商环境,确实比其他地方好了不少。

虽然朝廷在这里征了重税。

可皇帝却在税法之外,严禁地方官盘剥商人。

一来二去,算下来其实成本好像也差不多。

以前大家逃税,可许多钱银也需要拿去打点地方官,只要官方能控制地方官伸手的频率。

也愿意维护律法的公正。

钱给谁不是给,给朝廷……

那还给得安心。

当年闹得沸沸扬扬,说要出兵镇压造反的浙江民变,早就消弭于无形。

两年时间,尚不足以看清楚一个政策的好坏。

可如果再过一年,事情依然向好的话,朱元璋就打算将这个政策全国推行了。

“对了,父皇,今日李相回报,关于您让他拟的名单,他已经拟好了!”

父子二人聊着聊着,朱标想起另外一件正事,将一份名单交给朱元璋。

这份名单,正是去年

这些人按照老朱自己的心意,也各有各的安排。

如今一年过去,正是朱元璋考核这些人的时候,所以朱元璋让李善长找吏部要了这些官员的考核名单。

父子二人自然而然切回工作模式。

老朱拿起这些官员的考核名单,细细阅读。

逐渐的,他的脸色黑起来。

“这些人,太差了……”

朱元璋放下名单,捏着自己的眉头,情绪波动起伏。

皇帝失望的情绪,迷茫在书房之中。

南北分榜,科举考试……

这些东西对于朱元璋来说,是寄予很大希望的一件事。

可是这批人比起大明前边的官员,不如甚多……

这让朱元璋有了一种真心错付的感觉,也让他觉得特别挫败。

“这些人,还不如朕早年从民间推举上来的人有用!

都是些什么废物……”

朱元璋气得将名单丢在地上,说:

“看来呀,就算是科举了,举荐人才这件事,也不能落下……”

朱元璋心烦意乱,先让朱标离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