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就侍奉华夏的藩属国,其实已经和中原王朝分离太久。
华夏王朝乃是宗主国,更不会去主动关注日本的情况。
可朱元璋,却娓娓道来,将日本的政治体制,地方局势,一一说出来。
原来日本的国王叫做天皇,但却也只是一个傀儡,实权掌握在将军和地方大名手中……
朱元璋的情报,等于打脸了他们这些文臣。
身居皇宫的朱元璋是如何知道的?
臣子是君王的手足,耳目,口舌……
朱元璋设锦衣卫,等于另找了一副耳目。
可是锦衣卫的力量,百官在长期的争斗中,也大概明白,除了少数州府和应天,锦衣卫的影响力没那么大。
所以,皇帝能得到日本消息的渠道,只有一个。
沐英,镇海侯……
百官如醍醐灌顶,已经摸到了来龙去脉。
朱元璋在洪武二年吃了那次亏之后,就开始摸索日本的情况。
这些情报,只能来自于沐英。
而沐英镇海侯的名号,就是皇帝对他的期许。
所以在两年之前,皇帝派沐英出海,除了去那个神秘的海外仙山,最主要的目的是刺探日本的情报?
朱元璋一番话下来,已经没人提拉拢日本这件事了。
一个混乱,且国王不掌握政权的国家,怎么可能约束得了手下的流浪武士?
杨载跪在地上,脸色一阵青一阵红。
朱元璋道:
“杨爱卿一心为国,朕是理解的,只是日本的情况,不适合你的建议!
此国之人,畏威而不畏德,若是统一日本,肯定会对大明造成祸端!
若想让日本臣服,只有将他打怕了,或者干脆将这个国家从世界上抹去……”
朱元璋当着群臣面,终于说出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
“传说日本有座神山,名曰富士山!
遇春呀!”
朱元璋喊了常遇春一句,常遇春赶紧出列:
“陛下,臣在……”
“你说,我大明未来,能不能饮马富士山呢?”
“行,肯定行,微臣愿意为陛下的理想,尽犬马之劳……”
常遇春的掷地有声,声音在奉天殿震荡。
君臣二人一番双簧,可把其他人给郁闷坏了。
“你这几年身子骨好了,又坐不住了?”
两年的修养,常遇春比两年前确实好上不少。
他被皇帝说破了心思,嘿嘿笑起来。
“此事先不说了……”
朱元璋回到原来的议题,问李善长:
“李相,朕让沐英等人,测海图,往复海王仙岛,如今又让他带着玄武军收复东海各岛,算不算为我大明开疆扩土?”
朱元璋左一个李相,右一个李相。
在场的官员都是人精,马上听出皇帝对李善长态度微妙的改变。
李善长自己如何不知?
他赶紧说:
“自然算是开疆拓土!”
“那开疆拓土,可当得起一个侯爵之位?”
“当得起!”
李善长满脸苦涩,只能附和皇帝。
“那李相不妨陪朕看着,看看这玄武军,到底还能创造多少奇迹……退朝!”
退朝后,朱元璋将常遇春留下。
君臣二人出现在御书房中。
“陛下,这是……”
老朱给常遇春看了一张世界地图,老常瞪大眼睛。
“这是张异给朕画的世界地图!”
朱元璋指着地图上一个小点说:
“目前玄武军拿下的地方,在这里……”
常遇春看着这张地图,才明白为什么朱元璋信心十足。
这种级别的地图,放在任何时候都是无价之宝。
海上常遇春看着不熟,他赶紧在地图上寻找自己熟悉的地方。
他找到了大明,还找到了漠北……
哪怕是惊鸿一别,当他看到那些熟悉的地图上熟悉的地标,常遇春已经明白了这个地图的价值。
再回去看海上,那些星星点点的岛礁,就是大海上的明灯。
任何远洋航行的人,都避不开这些岛屿的补给。
“难怪陛下笃定沐英他们能立功……
有这幅地图,倭寇就不再是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