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也好,儒家也罢。
除了去求世间好处和虚无缥缈的理想之外,终归会落在教化二字之上。
若能成一番道祖,这也是足以让他在史书上青史留名了。
如果是别人忽悠自己,宋宗真一个字都不会信。
可是张异,他信。
“咱们做这件事,本身就对朝廷的胃口!
让那些士大夫来教化异族,他们估计是不肯的!
但海南毕竟也留下来了读书的种子,咱们慢慢做起,用宗教将民族的异同融合起来!
汉苗黎,皆念太上,皆饮开水,自然是一家人……
其实所谓汉族也好,异族也罢,若是能遵循同一套价值观,大家大差不差!”
宋宗真点头同意,他离开龙虎山的时候,张异就教过他和本地人处世原则。
他来到之后,虽然不如张异一般很快和苗村苗寨的人打成一片,却也颇受尊重。
异族自有自己的一套文化信仰,他也不去干涉。
只是在治病,育人之间,他也收获了不少善意。
“虽然种痘法在中原已经流行了好几年没,但在琼州似乎还没普及!
你学会本地话之后,可将此法传给他们……”
张异的话,宋真宗照单全收。
“道观附近,我已经买好了数十亩地!
就听师弟的吩咐,种上橡胶树!
师父答应我,再派几十个师兄弟过来……”
宋宗真明白,张异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给他的果实。
橡胶!
这种不能吃,不能入药的植物,他不明白张异为什么会如此重视?
“琼州的地理位置,注定了它并不重要,但因为橡胶,它会成为大明重镇!”
张异这句话说得斩钉截铁,古人也许没有办法明白他的想法,但他知道,橡胶对工业化的作用。
英国人费了多大的心思,才将橡胶的种子偷出去。
这是工业的血液,工业的黄金!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明提前进入工业化,海南就是必然的核心!
就算未来大明拿下交趾,东南亚……
海南也是不能避开的地方。
交趾和云南广西虽然有陆路通行,可是古代的交通环境,大明想要对交趾一道进行有效控制,并不容易!
反而是海路。
也许能将这个地方联系起来。
可是想要做到做到这一步,必须让朝廷意识到橡胶的价值……
这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事。
但张异有绝对的信心。
“回头,我去信父亲,让他给你求个朝廷的册封,你在这里,也算名正言顺!”
以张异对龙虎山的了解,张正常在边陲之地求个道观和土地,皇帝是肯定允许的。
这两年龙虎山给华夏带来的改变其实不少。
他一路走来,遇上了不少农民家的孩子,会简单认字。
这别说放在古代,就是他所处的年代,在简体字和消灭文盲的行动推广之前,华夏的大地上,依然有不少文盲。
后世那个政府,可是将行动力动员到最基层的村落的超强政权。
就大明目前皇权不下县的情况,已经十分难得了。
“师弟什么时候去南京?”
宋宗真知道张异接下来的行动,张异摇摇头:
“我会在这里过年,等树苗种下,成活再说!”
……
八月!
南京,御书房。
“这小子真的待在琼州不走了?”
这几个月的南京,政务尤其繁忙。
其中最然老朱关心的,就是断头山之后的北伐之战。
明明凭借断头山大捷,终于稳住了阵脚。
大明军队和蒙古真正的精锐,在漠北展开拉锯。
虽然谁都知道,这次北伐随着断岭北一败,基本已经无法完成既定的战略。
但朝廷中那些喜欢说我早就知道如此,劝说皇帝以长城为依靠据守的声音,也小上不少。
让老朱微微欣慰的,是徐达……
中路军在断头山一战之后,就再没有出彩的表现。
可正因为这样,老朱对徐达的看法,反而提高了好几个层次。
徐达确实无愧于大明
当他变成缩头乌龟,却让王保保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