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 第417章 胡惟庸时代,军校雏形

第417章 胡惟庸时代,军校雏形

的密奏,点点头。

“胡惟庸这个人还行,能力可以,也足够谦卑!

如果他能不负所望,朕倒是看好他!”

“父皇,您让胡惟庸成为右相,让汪广洋当左相!

汪广洋能胜任吗?”

朱标的提问,让老朱眉头微皱,汪广洋不是没有当过宰相,却因为懒政被朱元璋给贬谪到浙江。

他对汪广洋还是颇为信任的。

在浙江试点这几年,朱元璋十分满意。

浙江的工商业税改,确实给朝廷提供了不少的税金。

而且这种情况,正如张异所言,已经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商人们被多收了税银,但也逐渐形成了比较好的商业氛围!

似乎宋朝以工商立国的情况,隐约实现。

朱元璋已经准备着手,将这个经验全国推广……

当然,比商税更加重要的,事关地方基层的改革……

里甲制,还有丈量天下土地,这些事情都办得挺好。

自古以来,朝廷不知天下有多少良田,此事是非常正常的事。

地方上瞒着真实的土地,才能在朝廷的征税中有腾挪的空间,且藏起来自己的收益。

在隐瞒田亩这件事上,无论是地方上的乡绅,还是官员,都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老朱从基层出身,深知这其中的猫腻。

朝廷想要收好税,就要知道有多少田。

朱元璋一直在做这件事,可是就算是试点的浙江,此事也有波折。

不过他对天下土地几许,心知肚明。

张异给过他一个大概的总数,他也旁敲侧击,了解过几个行省的数目,浙江报上来的数目不对,他就让人继续丈量。

在几年的拉扯之下,终于得到了比较准确的数据!

接下来,就是全国推广了!

等掌握了田亩,朱元璋一直在思索一件他过去几年,也依然没有下定居心决心的事。

“汪广洋呀……”

见朱标还在等着自己的回答,老朱意识到自己走神了。

“他这几年做得不错,而且如今李善长也走了,他应当能担得起责任……

如果还不行,就不要怪朕不念旧情了!”

朱元璋大笔一挥,将一份调令写好,让人送往浙江。

“中书省,最好还是有人相互制约……”

做好此事,朱元璋问:

“张异那边,可有异动……?”

“根据毛骧回报,这阵子那些人反而平静下来了!”

“风雨前的平静罢了,告诉毛骧……”

朱元璋想了一下说道:

“这次的事情若是办好了,他和凌说的锦衣卫指挥使之争,可以告一段落了!”

朱标闻言点头,几年前的那场刺杀,其实还发生了一件事。

那就是高见贤身为锦衣卫头领,却没有做好保护朱元璋的工作,老朱好了之后,找个理由已经将他杀了……

但锦衣卫指挥使的职位,却空缺下来。

按照道理,凌说应该会接替他,成为锦衣卫

但他同样要对那场刺杀事件负责,朱元璋没有拿下他,已经是考虑到锦衣卫的稳定。

而事实上,毛骧反而成为最大的胜利者。

朱标出去之后,老朱在字面上写上摊丁入亩四个字,久久不能下定决心……

……

“终于可以出门了!”

洪武六年,二月!

张异打开道观大门,长长吁了一口气。

小孟瑶在一边窃笑,观音奴满是羡慕。

这个臭道士是可以出门了,她却只能困在这个道观里,不得出去。

“小地主哥哥准备去哪?”

“当然是哪里热闹去哪?这陛下不当人呀,我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元宵花会,我还被禁足……

对了老陌!”

张异想起自己一个月前吩咐老陌的事情,问:

“我让你买的宅子,你看好了吗?”

老陌道:

“看好了!”

他不但帮张异选好宅子,连附近的邻居都被锦衣卫洗了一遍。

张异在锦衣卫心中,可是非常重要的保护对象,堪比亲王。

“那我们去看看……”

张异拉着孔讷就要走,见其他人一脸好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