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不必说……
许多中层将领,也得到了赏赐。
胡惟庸整体是高兴的,因为这场大胜,淮西勋贵这边其实整体上上去不少人。
勋贵二代之中,固然有常茂这种废物,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是废物。
淮西一脉起来,自己的位置也能坐得稳固。
可是,唯有一个立下大功的人,如今还在锦衣卫的诏狱里。
那就是郑国公常茂的妻弟蓝玉,蓝玉的事情,胡惟庸本就准备求情,但此时并不合适。
随着主要的人都封赏完,百官的心情也跟着纠结起来。
他们想要听到的名字,皇帝并不曾提及。
既然那人留宿皇宫,肯定是受到皇帝重视!
那么,越是晚提及,就越代表他是压轴的。
能压着徐达和常遇春的轴,那究竟是什么样的功劳才能如此?
他们等来的,不是张异,而是毛骧。
皇帝把毛骧招进来,表扬了他在这场行动中的作用。
自污,入狱,这些东西果然都是皇帝的苦肉计,也因为配合这场大胜利,毛骧顺理成章成为锦衣卫指挥使。
百官脸色难堪,他们这阵子压着锦衣卫打,到最后自己却成了笑话。
毛骧鸡犬升天,其他参与这场行动的锦衣卫自然也不会落下。
周通,被朱元璋破格提拔,接替了毛骧原来的位置,成为锦衣卫副指挥使。
在封赏毛骧等人的过程中,百官隐约明白了皇帝的布局。
从锦衣卫,到军方,这场惊天布局背后,是所有人的努力。
而他们,不过是被皇帝隐瞒的,利用的人。
胡惟庸脸色越来越难看,他当初有多卖力去为同僚争取权力,去打压锦衣卫。
现在看起来就有多愚蠢。
皇帝甚至不需要做什么,只是提起这件事,朝中官员就抬不起头来。
毛骧和锦衣卫都赏赐完了,似乎已经没有人可提及了。
朱元璋此时似笑非笑,道:
“传张异!”
张异的名字,终于被他提及,胡惟庸心瞬间纠结起来。
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出来,张异才是今日的压轴好戏。
不过他们不明白,诈死的徐达奖励了,千里奔袭的常遇春也奖励了。
毛骧异军突起,压下凌说成为锦衣卫的指挥使。
这些人在整场行动中,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压轴的张异,又有什么贡献?
在众人的注目中,张异徐徐走进皇宫,他的衣装,还是昨天的模样,并不显得尊贵。,
只是长开了的少年,比起当年见过张异的官员,少了几分稚气,多了几分清秀。
张异目不斜视,恭敬朝着皇帝行礼。
“张异,这次行动,你的功劳最大,你希望朕怎么赏你?”
朱元璋赏赐别人的时候,是官话,是套话。
但更张异聊天,却闲话家常。
他平平常常一句话,却激起一片哗然。
什么叫做张异的功劳最大?
难道徐达,常遇春等人,都比不上他?
“陛下,臣不敢居功?”
“你不用谦虚,朕有功有赏,这场局势你亲自布下的,你没有功劳,你让其他人怎么过?”
“什么?”
满朝文武,听到皇帝的话,全部目瞪口呆。
他们的目光刷一下,都落在张异身上。
这场决定国运之战的布局,居然出自张异的手笔?
胡惟庸的脸色顿时黑成一团,口中喃喃自语,直说不可能……
这份功劳,可算是滔天之功。
如果张异立下此功劳,那他的成就简直不敢想象。
张异是这场战争的布局者?
这个名头落下来,其他想要找张异麻烦的人,几乎不敢吭声了。
大明最重的就是军功。
至少在开朝这段时间里,勋贵集团是压着文官集团的。
一个拥有军功的道士,封侯是板上钉钉的事。
他们望向张异的目光,除了妒忌,愤怒,还有一丝羡慕……
谁不想封侯,泽润子孙?
可从刘基和汪广洋身上就看出来,大明对于封赏爵位的吝啬。
张异被所有人目光集火,并不觉得有多高兴。
树大招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