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不如此……”
张异跟朱元璋,没有什么不可说的。
他三言两语,就将君与民之间的相处模式说得清清楚楚。
这些话其实就是大家都知道,但情商稍微高一点的人,都明白不能明说的事。
但张异不怕:
“君王为天子,为什么要自称天子?
还不是要将自己塑造成神?
正因为百姓以君为天,对君王产生敬畏。
这自然对君王统治天下,有好处!
可是……”
“可是什么?”
虽然知道张异是卖关子,但朱元璋还是配合他,追问了一下。
“可是,既然陛下当了神,神自然就不会轻易出现在百姓面前!
神和人,需要有一些人来作为陛下和百姓的桥梁!
把陛下抬得越高,他们得到的好处也越大!
所以理学出现之后,大兴于天下!
因为君王想当神,理学为天下的皇帝提供了神圣性。
而与此相对的,那些将皇帝捧为神的人,自然也成为神的使者!
拥有释经权,为皇帝放牧百姓,就是他们天然的权利……”
放牧两个字,让朱元璋的眼神阴沉几分。
“君权与相权,本就是共生!
陛下想要得到一部分便利,自然要让渡一部分权力!
可是陛下如今觉得,您给的权力太大,想收回来……
那您,自然要舍弃一部分东西!”
张异的话,让老朱若有所思。
君与相的斗争,本质上也是两种权力的碰撞。
取舍之道,老朱知道。
可是这样的取舍值不值,是他需要考虑的问题。
如今,张异将这件事摆在他面前,让他选择。
“那朕,要舍弃什么?”
“舍弃一部分神性,让百姓感觉到陛下人性的部分……”
张异的回答,又把老朱给说沉默了。
神性,人性!
也就是说,他想让自己这个皇帝走下神坛?
自认受命于天的天子,如果选择走下神坛,对于天下的治理,是否会不利?
朱元璋问:“利弊……”
“其实这事,就跟贫道家里当神棍一般!
天师之名,在老百姓心中,那也是神仙人物!
不管张家的天师是不是神仙,大家不会去主动戳破百姓的想象,
这些东西,代表着老张家这些年积累下来的民心,其实陛下被百姓塑造的形象,也类似于此!
可是老张家的人,一样会游历天下,救济百姓。
在端着高高在上的形象之时,偶尔也会展露人性的一面!
陛下如今要做的,其实也是如此!
您在民间编造各种故事,将您好的形象植入百姓的心中,其实也是一样的。
贫道会通过一些问题,为您树立不同于神的形象,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或者说,亲近于百姓的人……
让大家知道,原来皇帝,也和咱们百姓的心思是一样的,跟那些官老爷的宣传不同……
这种采访,本身就是造人设的方式。
不过陛下想要呈现的人设,是你真实的一面,还是您虚构的一面,这点由您定夺!
这是我的采访稿,还有建议您回答的部分,您可以先过目!”
张异将早就准备好的稿子交给朱元璋,这种涉及皇帝形象的事情,他自然不会没有准备。
老朱接过采访稿一看,也是愣住了。
张异的问题很家常,却涉及到他的许多心事。
老朱有些犯难了,这些问题中,比如就有许多关于他穷苦时期的问题。
也有他袒露心事,共情百姓的问题。
在宣传上,其实朱元璋一直避讳自己出身微末的事。
因为这件事,涉及到华夏自古以来的血统论。
君王的神化,往往就是从出生开始。
老朱的曾经的身份实在太卑微了,他自己内心深处,也会自卑。
因为自卑,所以猜忌!
这是他为人苛刻的原因之一。
可是张异的采访稿,等于削弱了这部分神圣,换来的是百姓的共情。
这,值得吗?
朱元璋在这里打了问号,然后继续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