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夫君!”
张异回国师府,倒是扑了个空。
他转回春秋学院,果然找到了自己的几位妻子。
相比起国公府相夫教子的生活,显然三女已经习惯了工作的日子。
见到张异回来,三女喜出望外。
梦瑶和张异最为亲密,想都不想就扑到张异怀中,旋即想起有人在,马上脸色通红。
徐家丫头和观音奴虽然没有她那么跳脱,却一直带着微笑看着张异。
如果此地无人,大概她们也会走过去。
张异朝着几位妻子一笑,彼此有千言万语,却只能暂时放下。
“你也是的,回来也不好好收拾自己!”
徐家丫头见张异风尘仆仆的模样,略微心疼。
他比起离家的时候,似乎黑了许多。
“这些日子,你去哪里,怎么晒得这么黑?”
“在矿上待了几个月,又去找石油了,总算事情还算顺利吗,我找到了合适发展的地方……”
张异打开话匣子,便滔滔不绝跟徐家丫头说着事。
他们二人对上频道,马上变得旁若无人。
张异说,徐家丫头听。
观音奴和梦瑶看着,眼神中露出些许羡慕的神色。
张异对她们几个人的感情都算真挚,可若是论合拍,徐家丫头在张异心中,大概谁也顶替不掉。
她们二人对视一笑,梦瑶去给张异准备吃食,观音奴想了一下,也去给他烧水。
虽然这些事,奴婢去做就好。
但夫君远行归来,她们都想用自己的方式,让张异放松下来。
张异说着自己的见闻,徐家丫头也在给张异说着京城的情况。
其中最近最火爆的,自然是姚广孝的异军突起。
“你知道吗,最近传言,朝中除了淮西,浙东之类的派系,如今还崛起了一派人,叫做春秋派……”
“春秋派?”
张异一时间没反应过来,春秋派是什么东西?
徐家丫头见他呆呆的模样,忍俊不禁:
“或者叫做,国师党……”
张异:……
他就是出个门而已,怎么回来就结党营私了?
而且他还是所谓的党首是吧?
春秋派也好,国师党也罢,本质上,是皇帝对于春秋学院的学生越用越多,逐渐形成了一个派系。
天地良心,自己开办春秋学院的时候,确实没有想过要给大明培养官员。
他还记得当年,他对朱元璋说过,科举取士,就是目前最好的人才选择方式。
可架不住老朱对春秋学院学生的喜欢。
张异也明白,老朱对春秋学院学生的重用,很大程度上和这几年的舆论有关。
随着改革的推进,老朱和南方的大地主们,关系是一日不如一日。
如今的政治斗争,已经不是暗流涌动来形容。
当他出个门,皇帝都要派锦衣卫保护自己的时候,就代表事情逐渐走向离谱。
在这种环境下,文官这边很喜欢用一种套路,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就如洪武三年的
因为情绪的问题,选择辞官,或者不参加科举威胁朝廷的人不少,可是这样的情况下,更加剧了皇帝重用春秋学院学生的决心。
作为事务官培养的学生,就算成为政务官,其实也没有什么压力。
古人读书,儒家那一套和当官也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当朱元璋发现,这些技术官僚做得还不错,甚至更接地气的时候,所谓的春秋派崛起,也是自然而然。
而让春秋派更上一层楼的的,自然是姚广孝入朝,成为宝钞局的话事人,主导大明货币改革。
这个权柄,看似没有吏部,户部这些部门的职权大,但钱银的事,隐藏的权柄许多人也许要到多年后才会意识到。
姚广孝事实上已经主导了这个帝国某个方面的改革,他的权柄,其实远超六部尚书,已经隐约可以和中书省的两位宰相媲美。
在这种情况下,本来都只是低阶官员,在朝中没有个主心骨的春秋学院的学生,自然提振心气。
而此消彼长之下,所谓的春秋派不壮大才怪。
但是,张异总感觉,老朱的步子迈得太大了。
“师父!”
正和徐家丫头聊着,姚广孝也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