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异的灵魂,是个成年人。
也许他在很长时间之内,都以一个孩童的面目出现。
突然让自己多了一个爹,这件事对于他而言,也是一个不好接受的事。
老张也就罢了,毕竟自己魂穿大明,他是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父亲。
被皇帝认为义子,这件事并不值得张异高兴。
他明白,当皇帝想要通过这个名分去拘束自己的时候,意味着老朱看到了他的重要性,然后期望绑定更多。
当然,成为朱元璋的儿子,也不会没有好处。
老朱将他带到朱家的祠堂,意思很明显。
张异是次子,在他的主动放弃之下,也不会继承龙虎山的衣钵。
华夏的宗法制度,长子严格上来说,才是张家真正的儿子。
那么,张异这个次子,理论上是没那么重要的。
朱元璋将他带到这里,表明了他收张异为义子,和其他人不同。
不但和平安不同,恐怕和沐英都有不同。
沐英小时候叫朱英,可长大之后,朱元璋却陆续让包括他和其他义子改回父母的姓。
从好的地方说,是老朱体恤这些人,让他们寻根问祖。
但这件事,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解读,也是老朱在提醒他们君臣有别。
以前他不是皇帝的时候,大家都可以姓朱,而等他成了皇帝。
亲儿子和干儿子,自然会有分别。
朱元璋想要收自己为儿子,是放弃到而行,是期望他能跟着老朱姓朱。
朱异?
这破天的富贵从天而降,换成其他人恐怕早就欣喜若狂。
张异却满是苦笑,从内心而言,他抗拒这个想法。
从君臣相认之后,老朱在彻底掌控自己方面,充满执念。
让自己成为宰相不成,又想要用父子关系将自己绑定码?
他无奈,老朱的性格,确实不好办。
朱元璋不可谓不诚意,能成为【朱异】的话,他的前程肯定不可限量。
不说其他,封一个亲王,也许都有可能。
但是,张异还是下不了这个决心,所以迟迟不回应。
老朱在盯着他,而其他人也盯着张异。
追随皇帝身后的侍卫和太监,都不理解张异为什么犹豫?
这可是别人求不到的富贵呀。
他们中许多人,跟了皇帝那么多年,都没见过老朱如此对待一个人。
张异最终叹了一口气,道:
“陛下,此事等我爹……”
拒绝是不好拒绝的,但是能拖……
张异搬出老张,其他人也理解了。
张正常的病,谁都能看得出来。
原来国师大人犹豫,是因为不想让父亲有什么想法。
刚才不理解张异的人,纷纷恍然。
他们对张异的孝顺,十分敬佩。
不过张异的犹豫,落在朱元璋眼中,却是另外一种感觉。
他也没有说破张异心思,只是转身,继续朝着宗祠走去。
张异摸不准皇帝的心态,亦步亦趋跟上。
周围的和尚,诵念着往生的经文。
老朱走进祠堂,侍卫们护卫左右。
为首的高僧,见皇帝过来,又不淡定了。
“当年亲眼见着父母在朕眼前死,朕觉得天都塌了。
这世间的遗憾很多,其中一种,必然是子欲养而亲不在……”
朱元璋站在父母排位之前,说着种种心事,张异虽然知道老朱的心态,却是听他
此时的皇帝,再没有一开始意气风发的自信,而仿佛是回到了当年那个无助的时候。
张异默默听着老朱倾诉,低头不语。
“你和朕当年的情况差不多,但你比朕幸运!
趁着还有时间,好好尽孝吧!”
老朱说完,拍了拍张异的肩膀,想要收他为义子想法,也没有再提。
张异心中泛起一丝涟漪。
他能感受到老朱的自私,但同样感受得到老朱对他的情感。
人本就是复杂的动物,也许此时的皇帝,正是内心柔软的时候。
离开此地的时候,张异总觉得还是有些不对劲。
不过宫里规矩森严,他也没有再问。
朱元璋走远了,留下太监送张异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