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当年国师留下来的设计……
这个自行车,如今能卖上一百两银子,还供不应求!
如今朝廷也打造了不到一百辆车,陛下在宫里也有一辆……
除了拿出一部分拿来拍卖,剩下的陛下只赏赐给少数人。
您看到的这位,是分到我们大理寺衙役用的……
根据姚大人的规划,接下来的时间里,
大明应该会建立一座自行车厂,争取将自行车的价格降到十两银子之内……”
“铁矿的供应够?”
张异马上询问其中的关键问题。
在钢铁缺乏的古代,加上为了防止百姓造反,
铁器一直是被管制的。
“够,这是陛下亲自下令的,应该没有问题……”
张异闻言,若有所思。
随着燧发枪和火神枪的普及,火器的装备,使得朝廷对民间冷兵器的戒备进一步下降,加上采矿业的发展,
许多东西也逐渐放开限制。
自行车卖的贵,张异并不奇怪。
因为这东西哪怕在他前世,父辈爷爷辈的时候,也是一种贵重物品。
让张异觉得欢喜的是,自行车的流行,意味着这个世界的底层研究,也走上了正途。
比如骑车的轮胎,没有足够稳定的香蕉供应,是没有办法满足自行车推广的需求的。
这些东西,他曾经对姚广孝说过,也有过详细的计划书。
既然他能推行下来,想来前置的麻烦,都已经被解决了。
“看来,一切的发展,比我想象中要快……”
张异深吸一口气。
随着皇帝全力推广,在规模化和工业化方面,大明的进步确实飞速。
“那是,不过如果有国师把关,这速度还能提上一提!
陛下倒是经常念叨国师,说国师乃是老天爷送给大明的瑰宝。
如今我大明虽然不比盛唐,却也差不多了……”
对于周通的马屁,张异只是笑笑,并没有真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他们来到京城的时候,已经是临近夜晚。
皇宫的门也要关闭,所以进宫面圣只能安排到明天再说。
周通将张异送到国师府。
里边早就有人将该打扫的东西都打扫好。
张异入住之后,他还安排几个锦衣卫,护着国师府周全。
张异就这样安安静静地,准备休息。
前几年还住得舒服的国师府,如今再回来,却是住不惯了。
张异干脆去书房,看能不能找点什么东西看。
当他发现书房里,居然有历年的日月时报的时候,满是欣喜。
日月时报,早就成为大明百姓生活的一部分,但张异在龙虎山的几年,因为守孝的关系,他倒是很少看。
虽然守孝之后,他恢复了阅读,但毕竟也有几年空白。
于是乎,他开始津津有味地读着大明的旧闻。
报纸是最能看出过去数年大明的变化,张异正津津有味地读着,突然,外边有了动静。
似乎有个东西,砸在他的窗户上,发出一声响。
张异被惊动,走出去四处张望,却没有发现任何人在。
他看见地上有个小纸团,里边包裹着石头。
张异将纸团捡起来,进入书房。
“常茂……”
一个已经在张异记忆中消失许久的名字,重新出现在他的眼前。
“皇帝准备启动常茂案调查?”
张异看到这个答案,顿时病寒彻骨。
是谁给自己传的纸条,张异并不知晓。
可是纸条上的内容,由不得他不重视。
常茂之案,严格来说仅有他和皇帝两方知晓。
除此之外,就算是姚广孝等人,张异也没有轻易说过。
这传话的人很明显,并不是朱元璋的人。
那是谁给自己传的?
难道是周通?
张异的脸色变得十分凝重,常茂的事情早就随着朱元璋和自己将他埋骨,而烟消云散。
他的死在在皇帝眼中没有丝毫的意义。
因为皇帝知道完整的过程。
他甚至是这个案子的参与者之一,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依然要重启所谓的常茂的调查。
只能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