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子怡闻言,突然笑了一声,“婚事恐怕是要在京中办了。”
“嗯?”祁烨发出疑惑一声。
秦子怡解释道:“就在前几日,京中下了旨意,起复爷爷,为中书右丞,即日上任,这下,全家都要回京了。”
“中书右丞?这么突然。”祁烨也是被这个消息吓了一跳。
中书右丞,那就是右相。
大康朝,以左为先,现在的左相是韩章,两朝元老,督统朝中百官。
而右相则是辅佐,裁成庶务。
虽位在左相之下,但在朝中,除了陛下和左相,他是第三把手,这位置不可谓不重。
朝中空置右相之位许久,这次突然起复秦老爷子,恐怕有大动作。
“老爷子是什么意思?”祁烨问道。
秦子怡与他摩挲一阵,说道:“爷爷只说知道了,便让母亲准备行李,想着你这几日大概也完事,打算一同回京。”
“既然老爷子答应了,那就没事了。”祁烨点头道。
回来之后第二日,祁烨府上也开始了准备收拾行李。
他本人则是去了秦府,见了秦老爷子一面。
没人知道他们两人谈了什么。
两日之后,秦老爷子被皇帝陛下起复为中书右丞的旨意被爆出。
瞬间,来秦府客人暴增十倍不止。
然而他们没有见到秦翰儒的面,而是从门房口中得知,秦家一行人,与永定伯一家一同上京去了。
三月二十三。
秦翰儒和祁烨一家,回到了京中。
让人带着家眷往府上去,秦翰儒和祁烨两人则是一同进宫。
若是以往,朝中议论之事,必然是祁烨在扬州搞出来的那些大事。
但是秦翰儒被起复之后,这件事瞬间盖过了祁烨,成为了京中各官最关心的大事。
当朝右相上任,而且不是新人,而是一位在朝中本来就有许多故旧门生的大鳄。
足以改变现在朝中的格局,他们也知道陛下起复秦翰儒,必然不是心血来潮,肯定有着某种原因。
所以他们都关注着,免得自己成了这场动荡的牺牲品。
反而没人关注祁烨的那些事。
两人进宫之后,秦翰儒先被请进去与陛下独奏。
一个多时辰之后,祁烨才见到了皇帝。
扬州之事,早就已经通过奏疏呈上来,祁烨没有多重复,主要是讲了自己的怀疑。
李贤揉着头,略带疲惫的说道:“这事你没有在奏疏说明,很好,涉及一位藩王,若是传了出去,恐怕对你不利。”
“是,臣明白。”祁烨恭敬说道。
“至于你说的事……,听说你要成婚了,也是,成家立业,如今你这一脉,只剩下你一人,也该早点开枝散叶,什么时候成婚?”李贤突然转了口风。
祁烨愣了一下,随后说道:“回京路上商量过了,打算早点成婚,该是在下月。”
“嗯,你成婚的时候,朕也送你一份贺礼。”李贤笑道。
“臣,多谢陛下。”祁烨行礼致谢。
李贤挥手,“免礼免礼,这次你立下大功,破坏了白莲教,不过你的功劳朕打算先记起来,等以后,一并酬劳。”
“是……”
不久,祁烨便被请出宫。
回到京城,自面圣那日之后,之后的时间里,皇帝没再安排他事情。
玄清卫那边也只是让他安心准备婚事。
于是他除了跟李瑾这个损友去柔嘉公主的莳花馆之外,便是准备婚事。
成婚前,男女双方不能见面,他也见不到秦子怡。
一个月时间的筹备,各式礼仪已经齐全。
永定伯和当朝右丞相孙女的婚事,成了全京官员瞩目之事。
一个是新晋的伯爷,一个是刚起复的右相。
两人都是皇帝信任之人。
再加上秦翰儒上任之后,第一把火烧在了吏治,大力整改了朝中冗官之事,请旨罢黜了不少官员。
因为他本身就有威望,加上左相韩章并未阻止,所以这事虽然受到了阻碍,但依旧进行了。
罢黜之后,又提拔了不少人上来。
秦翰儒虽然上朝时间短,但手下已经有了一批可用人手。
也因如此,这次婚事,不少人不请自来。
从早忙碌到晚,迎客、接亲、拜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