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梁山伯与祝英台 > 第38章

第38章

这样一想,只见梁山伯穿了蓝衫,由楼下冉冉上来。

祝英台拂衣起座,连忙上前迎接。笑道:“梁兄,我正在念你,你从哪里来呀?”

梁山伯走向前,执着手道:“我妹说过,我英魂常在会心楼外,风雨晦明,你念我,我正在会心楼外逡巡啦。”

祝英台省悟他已死了,便道:“我兄虽死,还如没有死一样呀!”

梁山伯拍了手道:“我哪里死了,那死是骗你的。我正在祝家村外筑了一座花楼等你。”

祝英台望了他道:“哦!正筑了一座花楼等我?”

梁山伯道:“可不是吗?”

祝英台道:“这事只是恐怕知道的人太多,会来拦阻吧,马家就是一个。”

梁山伯哈哈笑道:“再人多,也无用,你随我来吧!”

祝英台让梁山伯携着一双手,正待要走,只听得有人叫道:“小姐,茶汤凉了。”

祝英台睁眼一看,原来是一梦,自己还躺在胡床上。银心站在身边,手里正捧着碗。

祝英台道:“我作了个梦,梦见梁相公他筑了花楼等我,这……”她见银心端了茶汤等着,于是取过茶碗来,喝了两口,仍旧交给银心。自己坐在胡床上想了一想,便道:“这个梦颇有点奇怪,也许明后日,四九还要来一趟。”

银心以为小姐终日都在思想梁相公,梦见梁相公,当然没有什么稀奇,一说也就算了。

到了次日下午,四九却果然来了。银心下楼迎着他道:“小姐说,这两天你会来这里一趟的。四九哥,今天果然是小姐说中了。”

四九在头上取下草笠,汗珠子由额角上往下直滴,将袖子揩着汗道:“这应该是最后一趟了。请你禀报小姐,我有事须禀明。”

说着,放下草笠,把皂色短衣牵了一牵。银心引他上楼。祝英台正坐着想什么心事,看见四九,心里一动,便道:“你来了。”

四九行过礼,便道:“特意来看看二相公。”

祝英台道:“我梁相公安葬了吗?”

四九道:“安葬了。”

祝英台道:“安葬在什么地方呢?”

四九道:“自然是胡桥镇。”

祝英台听了这话,心房又是一动。把衣服牵了一牵,问道:“这胡桥镇买地还容易吗?”

四九道:“我们有几位亲戚在那边,一托人就行了。”

祝英台站起来,手扶桌子沿道:“镇上的哪一边?”

四九将手一指道:“东北角啊!这里有个小地名,叫清道源九龙墟。”(注:清康熙《鄞县志》,梁死,叮嘱家人葬清道源九龙墟。现在九龙墟,有冢有庙。)

祝英台道:“九龙墟,是不是靠甬江的地方呢?”

四九道:“正是。墓地西北两边,都通甬江,我们在坟地里说话,船上人都听见。”

祝英台坐下道:“我知道了。还有什么话没有?”

四九道:“我家老相公,也去了坟地,看见安葬好了,带了家里人回了家,就命我大转弯地来到府上,向二相公报告一声。”

祝英台把四九的话,凝神想了一想,便道:“好!我已经十分明白。跟银心去用饭,饭后,回家去吧。”

四九告辞下楼。祝英台走到楼边,推窗东望,只见白云四起,绿树低垂,那梁相公坟地,就在那里。她心想,他打开墓道大门,等人来敲打,他等着谁呢?祝英台静静的想。会心楼上也没人来打搅,让她想吧。

这是夏天,日子很长,滕氏想到祝英台轻易不大出来,心想她除了看书,还作些什么?听说,总是靠窗闲望。秋天一到,马家恐怕就要娶他儿媳,倒要看看作了预备没有?于是带了小菊儿向会心楼上来。只见祝英台没作女红,也没读书,一人静悄悄地推开窗子四野呆望。

滕氏道:“你这样野望,望什么东西?”

祝英台这才晓得母亲上楼来了,因道:“母亲来了,没有什么可望的呀! 我因为天气炎热,心里烦躁,推开窗子来,凉快凉快。”

滕氏也靠近窗户坐下,向四处望望,真是太阳白光下照,暑气上升,人都藏在家里。便道:“天气炎热,你不看书也罢了。也当习点女红。”

祝英台道:“习女红吗?也怕热呀。”说着她嘻嘻地笑了。将衣服牵扯了一下道:“我的手工都够了。”

滕氏道:“我知道你的心事,总是纪念三年同砚的梁山伯。可是两个月以来,梁山伯作古了,你要去祭奠他,也让你去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