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霜隐在2110 > 第1章 爆发

第1章 爆发

写在前面:

不带系统,不会开挂。

这本书构思很早,属于当年看《三体》入迷的产物。(当然,这不是说它和《三体》有关系,我身为普通人还是要有自知之明的。)因此,它不符合现今所流行的爽文,特此说明。

最后,谢谢每一位到此一游的读者。仅仅是遇见,就值得感谢。

“你的任务需要再加一项。”

闻言,年轻人有些错愕地看向面前的博士。

他有点不明白,施行了好几年的计划,为什么要在最后的实验之前临时增加任务。

博士并不关心对方的表情,他接着说道:

“这次是第二十一区的委托,内容发给你了,你看一下。”

年轻人在脑内通过AI扫了一眼任务内容,有些震惊,但很快调整好了思绪。

这个临时加进来的任务,甚至比原定计划更重要。

几天后的实验场内,年轻人正式告别导师和此时已身在外太空的博士,前去进行这场十年磨一剑的实验,以及那个重要的任务。

……

—?————?————?—

2110年4月25日,是地球科学技术协会成立二十周年。

第二十一区,刚刚转正的实习研究员许唯从办公室走出。她脸上浮现出抑制不住的喜悦之色,激动得几乎要跳起来。

从今天起,她正式成为了这里的一名研究员。

不过她也只能笑这么一小会儿了,因为她还要赶回去——加班。

天色已晚,这座城市几乎在一瞬间就被点亮。

暖白的灯光映照着蓝白灰色调的建筑。入目是一座座摩天大楼,楼体却像是旧工业时代的产物,没有任何装饰,没有艳丽的粉刷。

简洁,单调,却又显出一丝莫名的科技感。

地球科学技术协会,是一个世界性的科研组织。而这里,正是组织建立在太平洋上的基地:未来城。

21世纪晚期,世界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局势动荡不安,各种鸿沟的不断加深使科技的发展陷入瓶颈。

为摆脱这一僵局,众多科学界权威联合其他各界人士,于2090年成立了地球科学技术协会。

通常简称为地球科技协会,再简一点就是地协。

到了现今这个年代,地球科技协会已然是自然科学界的殿堂。

……

夜幕渐沉,外面举行的周年庆典很是热闹。许唯记录完最后一组数据,准备离开实验室。

这时,她的导师琳达·赫尔曼走了进来,神情严肃,步子迈得很急。

“赫尔曼博士,出什么事了?”一旁的实验助理见她这副如临大敌的模样,不禁紧张起来。

许唯也带有一些疑惑地看向导师,等待着她的指示。

赫尔曼博士扫了助理一眼,皱了皱眉,似乎是不满她大呼小叫,没点心理素质。

不理会小助理,赫尔曼博士对许唯说:“出现新的病例了,马上跟我去支援。”说完就马不停蹄地走了。

“好的,老师。”许唯连忙答应道。

她也顾不得震惊,收拾好东西就赶去飞机场。

赶到时,导师和几个师兄师姐已经在等她了。

他们的身后停着一艘地面运载飞船。这种飞船不能进入太空,主要功能与飞机相似,但速度上可是快多了。

许唯看这刻不容缓的架势,就知道这次的病例很不一般。

三年前,在新西兰出现了一种奇异的疾病。一开始只有一个人患病,病人神智日渐丧失,眼球变成灰色。住院八天后,他的大脑停止了运转,脑部细胞都发生了变异。

但是在病变过程中,他的脑功能却没有丧失,只是缺失了清醒的意识。

期间,该国顶级专家多次进行会诊,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病因,自然也想不出治疗方法。

这种前所未有的怪病以第一个病人的名字命名,叫作“哈洛温症”。

很快,第二、三例哈洛温症在斐济岛出现,引起了医学界的高度关注。许多世界顶级学者加入了研究,却没有任何成果。

地协也开启了这种病的科研项目,由专研人类医学的二十一区负责。

大约两年前,哈洛温症开始在南太平洋各个岛国频繁出现。各大医学机构纷纷加入支援,仍然是一筹莫展。

飞船在空中疾速行驶着。趁着飞行途中的这一点时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