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扇形的焦点位置则被烛光所照亮,那些相貌足够出众,可以被当做拍卖品的奴隶们会一一站在烛光下,任由潜在的主人打量。
这种设计能最大程度消弭买主之间可能发生的冲突,非常巧妙。
希尔特贝格在撒马尔罕的时候就多次出入过这样的场合,熟门熟路的带上兜帽,找了个空着的隔间一坐,不多时今天的暖场活动就开始了。
这种在拍卖中穿插着表演的形式,本身也是从撒马尔罕流传出来的,即使内亚之王只专心钻营自己的小天地,他的影响力也依然在各地扩散。
可以说过去二十年里,撒马尔罕就是整个中亚地区的风向标,它流行的东西,必然会在几年内成为其他城市中最受追捧的东西。
就比如眼下这场麻雀虽然小,但五脏俱全的小小拍卖会。
几个侏儒和衣着暴露的女人一起上演了滑稽戏,看着女人们把侏儒踢的满地打滚,客人们发出了哄笑声,而主办方则实时的让侍女们穿插着开始给各桌送酒。
摩苏尔名义上依然是禁酒的,像这种奴隶买卖场所,如果不是暗中供应酒水,它本可以光明正大的开。
但很多时候人类就是喜欢这种阴暗的调调,连希尔特贝格也不例外。
他不知道自己家乡的贵族们是不是也玩的这么花,但无论是奥斯曼人还是帖木儿人,都在享乐这方面给希尔特贝格开了眼。
他琢磨着自己将来要是回了家,光搞娱乐行业搞不好就能混口饱饭吃。
一个看起来只有十一二岁的女孩手里拿着两壶酒,小心翼翼的走到了希尔特贝格身边,大大的眼睛灵动的看着他,只用眼神就表达了自己的意思:需要酒水么?
希尔特贝格从对方手里拿走了其中一壶,女孩伸出了一根手指,他则从怀里掏出了两个银币,丢给了女孩:“你叫什么名字?”
女孩张了张嘴,给他看了自己只剩三分之一的舌头,黯然的摇了摇头。
希尔特贝格叹了口气没说什么,只是又扔了一枚银币给对方,把另一壶酒也拿走了。
这种哑奴也算常见,毕竟这种场合总会有些本不应该关顾此地的高贵之人光顾,为了发防止有人嚼舌根,所以经营者干脆用不识字的哑奴来提供服务,省的以后有罗乱。
一般这种哑奴都是在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培养了,而且普遍没有什么好下场。
不过好在马上开始的拍卖会驱散了希尔特贝格心中郁气,第一个被带上的奴隶,是个身材强壮的黑人,也不知道是从马穆鲁克那抓的,还是从哪带回来的,总之一看就是个好战士。
更难得的是对方一脸的忠厚老实,用来看家护院,跟在身后充当保镖再合适不过了。
在一番不算激烈的竞争后,这个黑奴以两匹马的价格成交,被不知名的买主买走,而之后登场的奴隶则是个切尔克斯少女。
少女的身材婀娜,长相虽然一般,但在拍卖人的介绍下,少女是自耕农家里的长女,识文断字,一下子身价就上来了。
在经过比上一轮更激烈的竞争后,这个少女被人以四匹马的价格买走了。
希尔特贝格也混在其中叫了两次价,但很快就失去了跟着竞价的魄力,摩苏尔这地方的奴隶价格比撒马尔罕贵多了...
不过他倒是注意到,两个奴隶似乎都是送往了同一个方向,也不知道是哪个大人物在豪掷千金找乐子。
随着主持人陆陆续续又卖掉了两男一女三个奴隶,又一轮表演开始了,这一次的表演者是个阉人吟游诗人,那尖细的嗓音让希尔特贝格身上直起鸡皮疙瘩。
当年他差点就走向了这条路,不过好在相比于外貌,他在军事上的才华和武艺挽救了他的命运。
希尔特贝格有些感慨了喝光了其中一壶酒,不算精致的葡萄酒,没被冰镇过,只是用井水拔了几个小时,虽然滤一次,但依然能喝到一些残渣,卖一个银币一壶有点贵了。
不过考虑到黑羊人才拿下这座城一年多时间,能有这么个人脉通天的幕后主任开这么个场子就不错了。
之前那个哑女再次出现,依然拿着两壶酒,站在他身边似乎在询问他还要不要酒。
希尔特贝格摇了摇头:“我够了,去其他人那碰碰运气吧。”
他也许骨子里是个好人不假,但多年的俘虏生涯已经教会了他生活的真谛,那就是别管闲事。
哑女非常失望的走了,但她依然三步一回头的看向希尔特贝格,仿佛在等待对方改主意,她们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