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骑砍中亚 > 分卷阅读387

分卷阅读387

上,这种东西也曾被称为希腊火...

作者有话说:

作者的话:希腊火具体成分是不是石脑油,历史上没有确定的说法,但考虑到适用地区,以及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人就是叙利亚人,应该跑不出石油粗加工物的范围

更新晚一会

从医院回来的比较晚,十二点之前写不完了,不过今晚肯定会更,三千字打底,看见有读者说魔幻战争有点违和,老陌也在这解释一下。

因为中亚地区本身常年战乱,近代又因为资源惨遭各路白皮反复殖民折腾,绝大部分历史资料,文学作品都损毁失传了,所剩不多,被翻译过来的就更少了,所以其实很难考证某些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全是春秋笔法...加入魔幻部分,算是为了为了逻辑上能自圆其说,推进剧情也方便一点,但我会控制介入程度的

第两百五十七章 围城

从李如风刚学会这里的语言,弄清楚自己的地理位置开始,他就知道这片土地蕴含着怎样的财富,只可惜,他所处的时代让这笔财富的真正价值注定和他无缘了。

但这并不代表李如风没动过歪心思,作为一个堪称贫油国家的90后,李如风从小接受的概念就是自家缺油,国际油价上涨,你家门口的油价就跟着涨,国家油价下滑,它假装看不见...

所以摆着这么大一笔动人的财富眼前晃荡,李如风说不动心肯定是假的。

叙利亚地区的石油储备丰富到什么程度呢,在距离阿勒颇不到一百公里的地方就有一大片石油湖,那里一直是各部落的禁区,因为那附近几乎不长草,而且牛羊等牲畜只要陷进去就出不来了。

当然,以动物们的嗅觉,它们本能的就不愿意靠近那里。

占领了阿勒颇之后,李如风更是一直在有意识的搜集石油领域相关人才,虽然这么说听着挺高大上的,但实际上阿勒颇城内最长使用石油或石油产物的人,是石匠们。

他们会在建造房屋时,少量食用天然沥青作为粘合剂,防水涂料来增加建筑物可靠性,这一点在阿勒颇重建的诸多工作中就有体现。

比如泡在护城河里那那些石墩子,靠近城墙根的外墙表面等等,李如风在对领主府内进行地面硬化时,也提供了使用沥青掺杂碎石子这种方法,铺垫了几条小路打算看看效果,目前看起来还不错,是否大规模推广则还需要时间的考验。

在暗中委派易卜拉欣对石油湖的各种产物进行收集后,李如风得到了少量石脑油和大量天然沥青。

严格来说,天然沥青被分成岩沥青,湖沥青以及海底沥青三种,最后一种自然不用在这里考虑了,但前两者在那片石油湖附近全都存在着。

在品质上岩沥青要更好一点,只需要经过简单的筛选,就能变成粗制的沥青漆,是制备李如风版本希腊火的材料之一。

在李如风的年代,希腊火的真正配方早就失传了,但作为有基本化学常识的人都能通过地理位置,和使用方式分析得到一个结论,希腊火不过是原油或经过凝炼加工的凝固油剂。

而在这个时代,希腊火则依然是东罗马帝国的不传之秘,也许在其内部在过去近千年的时间里配方早就多次被改变了,但对这种武器的起源之地而言,它其实没那么神秘。

最少阿拉伯人在倭马亚王朝时代就使用过类似的武器,只是最终受制于成本和性价比,没人愿意玩了而已。

但对李如风而言这些都不是问题,李老爷坐拥石油产出之地,而且不怕花钱,大把的钱砸下去,总归还是有成果的。

他们已经找到了一种能稳定燃烧的配比方案,在这方面艾哈姆德大师帮了不少忙,不过主要功劳还是李如风自己,虽然很多东西他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李如风能提供一个大致的思路。

很多时候一个明确的思路就足够了,所以再发明希腊火的配方总共也只耗费了艾哈姆德不到两天的时间,这些时间主要浪费在寻找石脑油,沥青,松脂,动物油脂的最佳配比上了。

比如现在,在远离居住区的空地上李老爷花了大价钱弄回来的原材料就被摆在那里,旁边堆积着大量沙子,士兵们在不远处严防死守,而李如风则戴着口罩给筛选出来的工人进行培训。

“首先,整个工作都必须在自然光照明的情况下进行,太阳升起就开工,太阳落下则停止。”李如风看了一眼已经夕阳西下的阳光,知道今天是指望不上了,但话他还是要说。

“其次,如果出现了火灾,不许用水灭火,用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