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嗡声,什么也听不见。
一直到李如风用力拍了拍艾曼的肩膀,他才开始回魂,随后一枚铜制的阿勒颇之盾徽章被塞进了艾曼的手里,与之相应的,还有装在托盘里,能让每个人都看见的,垒成了金字塔形状的银币也被一起递了过来。
“这也是给我的?”艾曼瞪大了眼睛,看着那泼天般的富贵,恨不能当场跪下给领主大人磕几个。
但李如风强有力的手臂拖住了艾曼要软下去的身体:“这是你用勇敢赚回来的,士兵,这不是我对你的恩赐,而是你应得的,就像你在土地里种下种子,精心照料了一整年后,理所应当会收获的果实一样,如果非要感谢的话,就感谢你自己吧,士兵!”
不知道为什么,艾曼突然就觉得自己有力量了,能把身体站直了。
“把你的奖励举高点,士兵,这些全是你的,你应得的。”李如风在后面推了艾曼一把,对方顿时在激动中向所有人展示自己的奖赏。
在明面上给军官荣誉,把实利放在幕后,而对士兵而言,后者的实际意义远大于前者,最少现在那些民兵几乎个个都红了眼睛。
第三百零二章 典范
这场授勋仪式持续了两个半小时,这是李如风计算过的时间,时间太短了显得很不正式,时间太久了下面的观众受不了,注意力容易分散。
所以李如风将蒙兀儿人和库尔德人的授勋放在了前面,没错,库尔德人中也有三个人得到了银质阿勒颇之盾的徽章,另有六个人得到了铜制徽章。
李如风指定的标准,是民兵在战斗中杀死一个敌人,职业士兵杀死两个敌人就可以获得铜制阿勒颇之盾徽章,除了徽章本身象征的荣耀之外,徽章获得者还可以按月领取整整一年的特殊津贴,数额不算多,差不多是军饷的三分之一。
而银质勋章的获得者,则需要有更杰出的表现,比如完成了远超普通士兵或军官能力范围的事,这些人的津贴是军饷的一倍。
至于金质勋章就只针对军官了,只有在真正获得胜利后才会被颁发,它本身不包含什么特殊津贴,因为金质勋章获得者肯定会被李如风拉入自己的利益集团。
除此以外,铜制勋章和银质勋章获得者,还得分别获得一年和三年的土地税,人头税免税许可,这对那些授勋士兵而言,往往比津贴给的还多。
而且这也是一种荣耀,落实在父老乡亲面前的荣耀。
最后一个上台授勋的士兵是阿勒颇本地人,阿比拉玛,李如风特意把他留到了最后,就是为了强化这个地域元素。
自从那场大屠杀之后,阿勒颇城城中一直都弥漫着一种非常消沉的情绪,可以说帖木儿那一次杀光了阿勒颇城的勇敢者,虔诚者,有骨气的,甚至连有脾气的都死光了。
剩下要么是精明的利己主义者,要么是懦夫,而后来者则大部分都是外来户,他们的根不在阿勒颇。
李如风没指望自己能把这些人教化过来,但他必须抓住下一代人,让他们知晓荣耀,勇气和良知。
这也是他愿意贴钱建学校,还管饭的原因,这是他大力招收适龄青年入伍的原因,他希望把两者隔离开来。
而阿比拉玛就是个绝佳的典范,他是阿勒颇本地人,父亲是个补锅匠,很多人都认识他们一家,尤其是阿比拉玛,他从小就是个刺头。
但刺头往往也代表着非凡的勇气,就像阿比拉玛在战场上所表现出的那样,他在关键时刻用非凡的勇气拿到了非凡的功绩。
“阿比拉玛,我年轻的勇士。”李如风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个勇敢的少年,因为少年时的饥荒,他的身材在同龄人中算不上高大,更算不上强壮。
但当阿比拉玛站在那里时,却散发着一股锐气,好像出了鞘的剑,那是经历过一次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冒险后,自然而言迸发而出的自信。
面对李如风时,阿比拉玛的眼神坦然中带着一丝崇拜,李如风看了一眼对方的好感度,整整高达86点。
要知道即使是他救了一名,并成了系统认可的追随者的穆扎法尔也不过就是这个数值,显然那,李如风在阿勒颇所做的一切,终归还是被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了。
“你过人的勇气,以及杰出的表现,捍卫了这座城市的安全,让它免于再次遭受苦难,这枚勋章,你当之无愧!”李如风用力拍了拍阿比拉玛的肩膀,将一枚银质阿勒颇之盾勋章挂在了阿比拉玛的胸口,“挺胸,抬头,让所有人都能看清你的脸,孩子!”
李如风轻轻推了阿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