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骑砍中亚 > 第三百二十八章 半岛局势

第三百二十八章 半岛局势

相比于阿勒颇而言,梅尔辛是一座城规模小很多的港口城市,名义上属于的奥斯曼人领土的一部分,而目前实际上则被的卡拉曼人所控制。

梅尔辛在地缘政治上并不太平,它正好位于卡拉曼贝伊国和拉玛赞贝伊国的交界处,在过去几十年中,有时被卡拉曼贝伊控制,有时被拉玛赞贝伊控制,就目前而言,梅尔辛掌握在卡拉曼贝伊手中。

李如风毕竟是半道出家的统治者,而且常年厮混于蒙古人圈子里,对伊斯兰体系下的贵族圈子不是很了解,但贝伊和埃米尔他还是能分清的。

埃米尔(amir)这个词来源于阿拉伯语,原意为‘授命之人’、‘掌权者’,是伊斯兰教国家对上层统治者、王公、军事长官的称号,其意义比较笼统和广泛。

而贝伊这个词则来源于突厥语音音译而来,按照李如风对突厥语浅薄的理解,它和维族老乡口中巴依老爷的巴依意思基本是一样,约等于蒙古贵族体系中伯颜这个阶级,意思是‘首领’,‘头目’,‘富有者’。

但贝伊和贝伊之间也是有地位差距的,卡拉曼贝伊国在奥斯曼人崛起之前,就已经是安纳托利亚上的霸主之一了,对卡拉曼人而言,安纳托利亚地区最终被奥斯曼人所统治颇有一种被人偷了家的感觉。

而拉玛赞贝伊国,则最早只是马穆鲁克苏丹所支持的,用来牵制亚美尼亚王国以及伊尔汗国的土库曼诸部最终形成的一个新兴贝伊国。

土库曼人勇士拉玛赞在四十年前趁机独立,建立了拉玛赞贝伊国,定都埃尔比斯坦,结果没几年就被邻国杜尔卡迪尔贝伊国所夺取,不得不迁都阿达纳,而后靠着吞并亚美尼亚王国的故土才站住了脚跟。

不过拉玛赞其人野心勃勃,在临死之前让自己的儿子易卜拉欣和卡拉曼贝伊阿拉丁的女儿订婚,双方成了盟友,共同对抗来自马穆鲁克苏丹国的压力,让小小的拉玛赞维持住了独立的身份。

只可惜贝伊国之间政治婚姻并不能真正带来长久的同盟关系,就比如1387年,阿拉丁贝伊(此时阿拉丁也自称苏丹,在地位上并不比巴耶济德低一头,这会安纳托利亚地区有头有脸的地区势力因为奥斯曼苏丹穆拉德一世带起的风气,基本都自称苏丹了)迎娶了奥斯曼苏丹巴耶济德一世的妹妹,奈菲丝.苏丹,结果双方没几年就刀兵相见了。

卡拉曼和拉玛赞的和平也并没有维系多久,很快就因为梅尔辛的归属而发生了冲突。

最终,桀骜不驯的卡拉曼人凭借自己更深厚的实力拿下了梅尔辛的控制权,只可惜他们马上就迎来了当时风头正盛的奥斯曼知名苏丹,闪电巴耶济德一世的制裁。

刚刚在色雷斯地区获得大胜的奥斯曼人渴望获得一条能让帝国永远繁荣昌盛,并提供稳定财政税收的商路,他们向南穿过格尔米扬和哈米德贝伊国,一路向地中海推进,目的地直指安塔利亚港,那是连同东方贸易的主要的商路。

卡拉曼人也同样盯上了这条上路,但巴耶济德一世身边跟着的附庸可是塞尔维亚国王斯特凡.拉扎列维奇,以及东罗马皇帝曼努埃尔二世.帕里奥洛格斯,你光看这个阵容就知道名不见经传的卡拉曼人不是对手...

所以闪电兄一战定天下,基本拿下了安纳托利亚地区名义上的全部统治权,铸就了奥斯曼帝国最初的版图,那一年是1391年,当然没过多久闪电兄就被中亚泥头车他帖木儿给撞碎了,那些名义上效忠于他的贝伊国们再次恢复到了独立状态。

这其中,卡拉曼人就是帖木儿的重点扶持对象,帖木儿在安卡拉战役后非常大方的将阿拉丁在战争中没拿到的利益全都划给了他,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防止奥斯曼人再次东山再起。

所以卡拉曼贝伊国目前对帖木儿汗国的态度依然维持在友好以上,巴达克千夫长的千人队没被饿死在阿纳穆尔港,就是卡拉曼人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依然按照之前和帖木儿之间的约定,提供着粮草。

不过谁也说不好这种友好会维持多久,随着黑羊人的崛起,帖木儿汗国对安纳托利亚地区的影响力正肉眼可见的衰退着,各大贝伊国都在整军备战,誓要在新一轮的半岛吃鸡活动中拔得头筹,相比之下,奥斯曼皇子之间的明争暗斗都显得有些逊色了。

当然,以上只不过是李如风为了让自己能付出最小代价带走那支千人队所做的功课而已,其中大部分情报都来自艾哈姆德大师,以及汗国公主帕丽莎...

帕丽莎本人虽然对这种地缘政治并不感兴趣,但作为一个差点就被当做筹码送进这张赌桌的女人而言,这是她每天的必修课。

顺便说一下,帕丽莎原本的联姻对象是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