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达克今天的安排非常满,作为一个千夫长他本不该如此繁忙,那些琐碎的杂事本该交给当地由汗国扶持起来的傀儡国来处理。
但是现在所有这些琐事,他都需要亲力亲为,只看看他今天日程表上记载的这些事,他就开始感觉头疼了。
巴达克今天上午要先去会见本地的一个要人,因为上周他队伍中的五个士兵和对方的一群护卫发生了冲突,对面死了三个人。
这种事放在以前就是个屁,巴达克只会说上一句才杀了三个,都他么的是废物,所有参与者都给老子滚去加练,然后带人去把敢和他们起冲突的要人一家子都铲平,并告诫他们下辈子注意点。
而现在巴达克不得不亲自上门,表达一下自己的遗憾,并保证这样的事以后不会再发生了。
还在第二位的则是巴达克今天还需要去会见阿纳穆尔港的总督,更确切点说应该是求见,因为对方已经连续三次,找借口拒绝和巴达克会面了。
巴达克找他的唯一目的,就是要求他向自己提供之前那位宫廷官承诺过的粮草。
但显然在卡拉曼贝伊国内部,各方势力之间存在着大量需要协调的问题,阿纳穆尔港虽然接纳了巴达克的千人队,但它并不想拿出那么多粮食,平贡献给帖木儿汗国使用。
至于巴达克今天要做的第三件事,就有些血腥了,那些被清理出城市的帮派份子这段时间居然有反扑的打算,他们绑架了自己手下两个负责后勤采购的士兵,还给他写了勒索信。
巴达克不知道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到底哪一件更让他恼火,让他知道这两件事加一起,都不如今天最后一件事,更让他火大。
他手下有个百夫长带着三十多个士兵,暂时脱离了巴达克的掌握,人现在就藏在一家名为伊斯帕尔商行的会馆内,显然打算脱离军队自己单干了。
这已经不是巴达克第一次经历这样的事了,但之前发生的那两次,最终都以带头的军官死亡为结局,这一次也不例外。
当然这种针对自己人的信息,需要放在晚上,夜深人静之后才好处理,毕竟现在已经不是汗国驻军,能在大街上堂而皇之杀人而不用负责任的时候了。
“大人营地里来了一会儿人,说自己是汗国那边来的使者!”巴达克的一个卫士,骑着马匆匆赶到他身边,神色激动的对巴达克说道,“汗国终于想起我们了!”
“先别激动,汗国那边来的使者?以谁的名义?”作为汗国海外飞地的驻军军官,巴达克这三年来所经受的历练,远比他之前服役了七八年来的更深。
甚至于已经把这个单纯的军人磨练成了基本的政治素养...当然他的水平止步于——有,但是不多这种程度,不然他也不会在信里对李如风那么直白的索要物资了。
“以谁的名义?不知道啊...”思维有些茫然的看着巴达克,但从眼神上来看,他依然催促着巴达克快点返回营地,去和汗国的使者见面。
巴达克看了看近在咫尺的贵人的宅邸,犹豫了一下,最终叹了口气,调转码头随自己的侍卫返回了军营,也许在内心深处,他依然不想向这种人低头吧?
想到这里巴达克苦笑了一下,心中满是懊恼和委屈。
他一个堂堂汗国千夫长,怎么就混到这种地步了呢?但愿,汗国那边来的使者能给他一个解释,不,就算没有解释,只要能把他们全都带回去巴达克就满意了。
巴达克的营地分成了两部分,在城内驻扎的两支百人队,主要负责经营巴达克在城里的生意,另外还有一整支千人队则驻扎在城外大概十五公里的距离,过着半屯田式的生活。
没错,巴达克首也现在有大概一千三百人左右规模的武装力量,那就投靠了奥斯曼人的千人队中,相当一部分忠诚于汗国的军人跨越了千山万水,加入了巴达克的麾下。
当然,当时巴达克手底下的一些士兵也选择加入了那个千夫长的队伍,两个千夫长默契的默许了自己手下自由选择,以此来保持队伍的纯洁性。
他们之间没有事先商议过,这完全是一种心照不宣,且迫于无奈的默契。
巴达克不想评价自己同僚的选择,但在他心中那确实是一种背叛,即使对方后来还多次帮助自己筹集过物资,他也依然不愿意再和对方有任何来往。
忠诚的巴达克终于迎来了汗国的使者,他满怀激动的直接冲进了营地,远远的就看见了李如风一行人,心中的火焰瞬间被熄灭了一大半。
他就算消息再闭塞,也知道拿下了阿勒颇的李如风萨满是个东方来的唐人,而在这地方,想找到一张这么标准的唐人的脸可不容易,更何况他不久之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