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8年10月5号,天气晴。
对阿纳穆尔港的总督来说,今天是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因为他们打算今天在城里把那个固执的千夫长巴达克干掉,换上一个更听话的人选,这样一来用不了多久,那支精锐千人队就会变成穆罕默德二世手下的军事力量。
其实以卡拉曼人的体量来说,区区一支千人队的武装力量,对他们而言无关大局。
如果从精神层面上来说就是另一回事了,毕竟那可是‘天朝上国’来的千人队,如果这支千人队愿意归顺于穆罕默德二世,那他对卡拉曼贝伊国的统治权就更具有正统性了。
当年卡拉曼人被奥斯曼人打败归顺,而后奥斯曼人又被帖木儿汗国所击败,帖木儿汗国恢复了卡拉曼人的独立地位,卡拉曼和帖木儿之间的关系那可是爷爷和孙子之间的关系。
总督的计划本该是天衣无缝的,因为巴达克身边已经有很多人有其他想法了,对这些有家难回,被汗国所抛弃的军官而言,投靠卡拉曼人几乎已成定局,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人都是自私的,尤其是对这些军官而言,在这片海外飞地待的越久,他们的立场就离汗国越远。
毕竟当年在挑选驻军的人选时,愿意留下来的人大部分都在家乡没什么牵挂,吸引他们的是在这里建功立业。
而随着时间流逝,他们也逐渐在这片土地上找到了利益,还有的则找到了情人,尤其是在有人打算挖墙脚的时候,这些基层军官能找到利益和情人的几率就更大了。
但因为巴达克占据了大义,他得到了底层士兵的支持,所以这些人只能暂时忍耐。
在阿纳穆尔港总督这本该是一次手到擒来的行动,他会在巴达克找到自己头上时,和对方见上一面,并以军饷和粮草为筹码和巴达克谈条件,要求对方承诺放弃追责那个躲藏在伊斯帕尔商行的百夫长。
这是计划的第一步,总督觉得以巴达克的脾气肯定会答应自己的要求,而后他会以让双方开诚布公,见上一面化解恩怨的理由,让巴达克和那个百夫长相见。
接下来的计划就简单了,帖木儿汗国的百夫长杀死了汗国的千夫长,这可是汗国内部矛盾,和卡拉曼人毫无关系,尤其是和穆罕默德二世没关系。
到时候穆罕默德二世只需要站出来,对那个杀死了巴达克的百夫长表示谴责,并处以一定惩罚,就可以顺势接收整个千人队。
至于巴达克以下其他百夫长,也许有些人依然对汗国抱有忠诚,但有这么一个名义上的为巴达克主持了公道的理由,让他们向穆罕默德二世效忠这件事就顺理成章起来了。
至于那位百夫长,他们谈好的条件是名义上进行处罚,但实际上会给他一大笔钱,让他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潇洒过完后半生,把所有秘密都烂在肚子里。
穆罕默德二是原本打算在计划结束后,直接把那位百夫长咔嚓掉,但在总督的劝说下,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打算。
因为整个计划在很多人眼中都是摆在明面上的,杀死巴达克,再以为巴达克主持公道的名义接收整支千人队,主要是为了让大家都有一个台阶下,这个时候如果穆罕默德二世卸磨杀驴会让很多知晓内中缘由的人感到心寒。
总督甚至已经考虑好了在计划结束后,他用什么样的借口将那支千人队留在自己的城市中,毕竟随着巴达克到来,他的手下的部队接手了整个城市的灰色市场,无论是在做事效率上,还是他们接手后的治安程度上,整个阿纳穆尔港都上了一个台阶。
他也算是尝到了有组织犯罪团伙的高效,虽然巴达克只在城里放了两个百人队,但他们能做的事比之前五百个街头混混做的都好。
但正是这么一个天衣无缝的计划,却出现了意外。
在他们即将对巴达克动手的这个节骨眼上,一伙自称汗国使者的人抵达了巴达克的营地。
总督不得不正视这个情报,因为如果来人真的是帖木儿汗国的使者的话,恐怕穆罕默德二世都得亲自来接见。
然而这伙人似乎是偷偷摸摸混进城市的,守城的士兵经过问询后说今天确实发现了几伙蒙古人进城,但因为巴达克手下那支千人队中,蒙古人占比超过一半,所以经常会有蒙古士兵进入城市消费,守城的士兵自然也没当回事,于是现在就出现了纰漏。
阿纳穆尔港的总督经过短暂的犹豫之后,决定赌一把,他赌那些人根本不是帖木儿汗国的使者,而是不知道从哪来的冒名顶替者。
“让沙赫拉姆百夫长和他的人做好准备,我们的计划可能有变,也许需要流的血会更多一点。”总督在自己的府邸中运筹帷幄,打算将计就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