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骑砍中亚 > 第三百四十八章 过桥梯

第三百四十八章 过桥梯

李如风自然不敢自比帖木儿,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就像成吉思汗一样,帖木儿的崛起之路是不可复制的。

看眼下整个安纳托利亚半岛要处于极端的混乱中,各贝伊国直接战乱不休,而且他们头上还有着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奥斯曼人。

巴耶济德在阿纳托利亚半岛短暂的统治,给这片半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秩序,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无数血腥和杀戮,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奥斯曼统治时期,最少各贝伊国之间出现了罕见的和平时期。

所以在这边半岛上支持奥斯曼统治的人,和反对它的几乎一样多。

在这种背景下,巴耶济德死后,诸子夺嫡又给了这些贝伊国太多的机会,有人想趁机建立从龙之功,有人则想从中获利,还有的人他只想保证这种混乱状态持续下去,防止那个奥斯曼帝国再次卷土重来。

而且还不仅仅如此,奥斯曼帝国是一个横跨伊斯兰世界和基督世界的庞大势力,它在巴尔干半岛地区,也就是奥斯曼所称的鲁米利亚地区,也有着巨大的利益。

综合来看,发生在安纳托利亚地区的混乱,其实远比汗国境内发生的冲突复杂的多。

就算单从争夺苏丹这个名号的王子数量上来看,也是奥斯曼人更占优势...

所以卡拉曼人一时半会儿抽不出足够的力量,来镇压这么一支一心想回家的军队。

一直到李如风他们是在出发后第三天早上,才有属于卡拉曼人的斥候在附近出没。

但这些斥候保持了克制,没有进行挑衅,他们只是游离在附近的高地保持着对李如风一行人的接触,就在等待后续大部队的集结。

这样试探性的侦查持续了整整两天,但除了让队伍中的平民感到焦虑之外,没有取得其他成果。

在这期间,巴达克也曾派出自己的斥候去清除这些盯梢者,但卡拉曼人似乎打定了主意,不与巴达克的人发生正面冲突,只要他们靠近这些卡拉曼人就会立刻离开。

“我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前方就是锡利夫凯,如果那些卡拉曼人想伏击我们,萨列法(saleph)河是最好的位置。”中午扎营时,巴达克掏出了自己的地图,根据斥候们带回来的消息,在地图上做了一些标记,“现在是雨季,水位会很高,骑马也许能过,但是步行一定过不去,还有那些手推车和牲口。”

然后巴达克指着其中一条代表着桥梁的标志,对李如风说道:“萨列法河上只有一座桥梁,如果我们要从桥上通过,可能需要三到四个小时,如果卡拉曼人在北岸埋伏,我们会首尾无法兼顾。”

“你对这里很熟悉?”李如风感觉自己对巴达克越来越满意了,这是他穿越过来之后见过的最职业的军人。

他对各种战术了然于心,在士兵中也很有威望,能把他们指挥的得心应手,能看懂地图,识字,甚至能随手写画一些事态图,只能说巴达克只当一个千夫长,有点屈才了。

但是现在李如风又找到了他一个优点,显然巴达克对自己走过路过的地方过目不忘,他手中那些地图基本都是他手绘的。

“不算熟悉,但这条河很有名。”巴达克随即简单的向李如风介绍了一下这条河的典故。

著名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红胡子巴巴罗萨,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中,就淹死了这条河里,享年六十七岁。

可以说整个第3次十字军东征,这是随着腓特烈一世的死亡而逐渐走向尾声的,而当时和十字军酣战的萨拉丁则因为这条河捡了个大便宜...

“如果我们绕路的话,至少要多走五天时间。”巴达克用手指的地图上划过一条曲线,李如风只是看了看距离,就摇了摇头了。

虽然他在战略上很轻视卡拉曼人,但也没自大到,觉得偌大的贝伊国收拾不了他们一个千人队的程度,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速度,以及他们的目的。

尽可能不要和卡拉曼人再次发生流血冲突,这是李如风最希望看的,毕竟泥人还有三分火性,真把卡拉曼人逼急了对他们毫无益处。

虽然巴达克派出了斥候在前方侦查,但这里毕竟是卡拉曼人的土地,躲开那些斥候的眼线,对卡拉曼人而言不算什么难事。

李如风摸了摸自己的行囊,又看了看哈依沙尔,对巴达克说道:“你们正常开吧,我会带我的人先过桥去看看情况,有时候刀剑并非最锋利的武器。”

金钱和语言才是,李如风如此想到。

这一趟出行,李如风是做好了大出血的准备,在他的行囊,以及亲卫们的身上,一共有总重超过两百公斤的黄金。

这些钱也许收买不了一个贵族在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