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骑砍中亚 > 第三百八十七章 晚宴

第三百八十七章 晚宴

现阶段李如风确实对传道多了一些热情,因为他发现在这个时代,宗教这手牌真的很好打。

作为阿勒颇哈马城以及周边地区的统治者,李如风可以拍着胸脯说自己并没有对长生天的信徒,有什么额外的优待,但因为信仰长生天的人大部分都是蒙古人,而这些蒙古人本就拥有着相当多的特权。

这就造成了一个美妙的误会,很多人似乎都混淆了蒙古人,长生天信仰,以及特权之间的逻辑关系。

根据巴特尔不完全的统计,在过去几个月里李如风治下的臣民中,有最少两百个新信徒诞生,但因为李如风并没有公开传道过,所以这些信徒基本都是‘自来水’。

他们不仅完全是自愿改信的,而且还在偷偷摸摸的信仰长生天,生怕自己这种奢越的行为引来蒙古人的惩罚。

另一边,李如风创办的学校成了意料之外的信仰收割机构。

如风也许只是改变了阿勒颇城很多成年人的经济状况,但它的存在却实打实的改变了很多生活在阿勒颇的孩子们的命运。

在这些孩子们眼中,信仰长生天的李如风大人给他们带来了干净而宽敞的教室,每天一顿能吃饱的午饭,以及同样信仰长生天的教他们知识的老师。

在李如风出现之前,这些孩子们从没想过自己的生活,会变得如此令人神往。

所以他们也是对长生天信仰最没有抵抗力的一代,这种行为完全是自发的,他们会在平时模仿巴特尔的行为,会学着他说话的方式,磕磕绊绊的用察合台语说着礼赞长生天的话语。

相比于周围其他几座城市,阿勒颇此时就像一座世外桃源,整体是欣欣向荣,不断向上的。

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对这座城市越看越赏心悦目,喜爱不已,他就这么走在阿勒颇的大街上,逛完了热闹的大市场,又跑去铁匠区,听着那些铁匠铺叮叮当当的响了一整天,并在自己的日记中写到——

“我在这里见到了繁华,看到了东西贸易的新增长点,我仿佛听见了无数金币在我的口袋里互相碰撞,发出悦耳的响声。

在蛮横的瘸子帖木儿死后,他留下的庞大帝国就像大议会所预计的那样,正在走向分崩离析的结局,他最残暴的儿子米兰莎已经在前不久战死在黑羊人的城下,而米兰沙的儿子则在撒马尔罕中困坐囚牢。

而新崛起的黑羊人显然不过是另一款野蛮的游牧强盗,没人在乎这条连通东西方贸易的路线有多重要。

但显然那位名叫李如风的东方领主,比其他人都更清楚这一点,他重建阿勒颇的行为为所有在这条贸易线上受益的商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

他们可以在相对安全的亚细亚南部地区通过,而不用冒险穿过那些战乱地区,更重要的则是,那位领主大人有明显的重商主义倾向,他不仅免除了过往商队的交易税,商品税,还几乎是将阿勒颇免费对所有商人张开怀抱。

我雇佣的探子们,经过调查发现,在这位领主的领导下,那些蒙古人不仅被约束了,掠夺商队的行为,还成了这条商路上的保护者,他用自己的威望促成了这件事。

我已经通过一位在本地很有地位的商人得到了参加,那位领主在领主府举办的晚宴的资格,愿上帝保佑我,我们会相谈甚欢,所有的合作协议都会被签上我们共同的名字。”

安东尼奥的内心是雀跃的,因为在他看来那位领主根本没有拒绝他的理由,他背后有着强大的威尼斯,他能为这位领主带来更广阔的市场,有了他的介入,那些从东方经过千辛万苦运抵而来的商品,能以成倍的价格在阿勒颇成交,然后再通过他的船只一路向北,向西迈出更高的价格。

这是一张看起来所有人都能从中受益的合作,但只有安东尼奥自己,以及他背后的威尼斯知道,除了利益之外,他们还从中赚取了包括影响力在内的很多隐藏利益。

只要这些领主们能从合作中尝到甜头,很快他们就会成为威尼斯在这片土地的意志延伸。

而与此同时,李如风其实也非常好奇,自己这片蛮荒之地,何德何能能吸引来威尼斯商人的兴趣。

实际上截止到今天为止,虽然李如风一直在大力发展阿勒颇的商业行为,但除了一个马里努斯之外,并没有出现其他值得大书特书的典型例子,那些阿勒颇人似乎非常满意自己现在的生活,而新迁入的商人们也还没到发力的时候。

而且对方能直接找到萨度德丁来求见自己,显然已经对阿勒颇有了一个很深入的了解。

可惜胡椒马里又出去冒险了,不然晚上把他叫上过来,长长见识也不错。

李如风吩咐了自己厨房的厨子们晚上准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