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9年1月30日,李如风派出的探骑已经跨过了甜水河,进入了黑羊人控制的领地。
当然,对骄傲的蒙兀儿人来说,他们并不承认这片土地现在被黑羊人所统治着,毕竟在一年前蒙兀儿人还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自由自在的骑马放牧。
选择战略性的退让,那是上面大人物的事,在下面,具体到这些蒙兀儿骑兵身上,他们只觉得那是上面大人物软弱,不敢战。
如果不是青格力那颜的声望足够高,如果不是李如风萨满趁机占领了阿勒颇城,确实让部族的日子更好过了,恐怕蒙兀儿人早就不满足于眼下的局势了。
这也是当初李如风怂恿着青格力那颜出头的原因,他当时人微言轻,根本担不起这样的责任。
阿贝尔济是李如风麾下的亲卫,他是这次跨过甜水河探骑什长之一,直属于李如风指挥。
这一百人规模的探骑在跨过了甜水河后,就以二十人为单位迅速分散成了一个个小团体,各自道别之后随便挑了一个方向疾驰而去。
对阿贝尔济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机会,他整个人都处于一种激动的状态下,即使骑马奔驰了几百里地也没让他冷静下来,他麾下的士兵也大多如此。
对蒙兀儿人而言,没有战争的平静生活只是一种休整,是为了传宗接代,为了磨砺武艺,是一种临时的状态,唯有战争才是永恒,才是真正的生活。
不怪阿贝尔济有这样的想法,因为他们的父辈,祖父辈都过着这样的生活。
每当战争开始时,男人们就穿戴好盔甲,拿出保养好的武器,骑上自己最好的战马,三五成群的离开部落,加入自己所在的百人队,成为光荣的战士。
这时聚集在他们身边的,都是几经生死能把后背交付给对方的战友,他们一起直面生死,直面强敌,一起杀戮,一起发财,一起玩女人,这才是他们真正的家庭。
这时反而是在战争结束后,随着千人帐解散,这些战士们载着丰厚的战利品回到部落后的那个家显得有些陌生,他们经常连续几年见不到自己的妻子和孩子,甚至不知道孩子是不是自己的种。
毕竟这个家庭对他们而言更像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为了延续血脉的责任,强大部族的义务。
男人们还未在战争中冷却下来的血液,会在回家后的几个月里逐渐平静下来,而等他们刚开始适应这种平静的家庭生活,妻子呼喊他的名字不再羞涩,孩子们对他也逐渐熟悉起来时,大汗或是苏丹的另一次召唤已经传到了部落中。
这就是蒙古男人几代人传下来的生活方式,他们已经习惯了战场上的生活,就像农民习惯了在春天播种,秋天收获一样,只不过他们用弓箭播种,用马刀收获。
阿贝尔济骑在高头大马上,看着远去的同伴,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高声呼喊了一声才让自己逐渐冷静了下来。
他来自台尔巴合部,是李如风最早的那批亲卫之一,成为萨满身边的亲卫对阿贝尔济个人而言更像是一种荣耀,但这份荣耀却是实打实的改变了他的人生方向。
阿贝尔济感觉自己和那位萨满大人之间有一种莫名的联系,他总是能敏锐的察觉到来自那位萨满大人的意志,就好像他能直接和自己的心灵沟通一样,那种感觉妙不可言,让人对长生天的伟力感慨不已。
不仅如此,阿贝尔济还知道自己那些亲卫队的同伴也和自己一样,都有这种玄而又玄的感应,这进一步增加了李如风的神圣性。
在这种力量的加持下,阿贝尔济觉得无论他们的敌人是谁,他们都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区区黑羊人,根本不值一提。
在之前几次对外战争中,阿贝尔济都因为亲卫身份的原因,没能痛快的砍杀一场,而且在如风大人的日常工作中,他们这些亲卫也承担着很多本不该归属他们的文书工作,这一度让很多亲卫都感到头疼。
所以这一次阿贝尔济抢到机会能到黑羊人的地方去大开杀戒,他就绝不会辜负这个机会。
相比于其他探骑队伍的打算,阿贝尔济要激进的多,他打算越过马尔丁城,直接去摩尔苏附近活动,甚至更进一步,继续东进前往大不里士方向活动。
他们当年沿着这条路线一路打过来的,现在自然也能打回去。
一路狂奔的阿贝尔济当天就越过了乌尔法堡,并示威性的朝城墙上射了几箭挑衅了城堡上驻防的守军,而后才大摇大摆的消失在夜幕中。
相比于其他人阿贝尔济更了解李如风心中所想,他知道这一次行动并非隐秘行动,而是一种光明正大,略带一次挑衅意味的示威行动。
这是如风大人对黑羊人的一种试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