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正在开始竞争的黑羊人和李如风部,这片土地上还有人的处境更加危险。
困守撒马尔罕的哈里勒苏丹虽然大规模启用了中下层有识之士,但显然这种自上而下的,突击式的人事任免除了能在最开始解决有无问题之外,并不能长久的提供稳定,尤其是在这种己方处于劣势的时候。
同样的政策,如果有那被征服者帖木儿来试试,也许会很顺利的完成过渡,因为所有反对他的人都会被他吊死在城墙上。
但哈里勒苏丹...显然他没有那么高的威望,而且在这内忧外患的时候,也没有那么大的空间让他进行这般大换血的操作。
哈里勒苏丹和贵族阶级之间的矛盾在于,他将帖木儿宝库里的财富全都分配给了军队,如果他不那么做根本没有机会登上苏丹之位,当时的他迫切的需要维持住那支从各地征调而来的军队继续存在下去,并且会以他为首。
而在这之后,清空了撒马尔罕财富的哈里勒为了维系这座城市的正常运转,又走错了第二步,在忠诚于自己的军队和对自己态度模棱两可的贵族中,他选择相信了前者。
他让军队直接上门用半洗劫的方式从城中富户,以及城外那些贵族手中掠夺了大量财富,粮食...
这其实不能怪哈里勒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他是帖木儿的孙子,米兰沙大君的儿子,他是个年轻人,年轻到帖木儿还没有开始教导他如何治理一个国家。
无论是他的祖父还是父亲所教导他的,全都是如何用刀说话。
哈里勒是帖木儿最英武的后代,他是战场上的雄鹰,是马背上的冠军,他师从帝国最好的将军,从小就在自己父亲身边,耳濡目染,如何带领一支军队击垮他的敌人,以及如何建立一条有效的后勤保障以维持这支军队的存在。
从一名军人的角度来看,帖木儿死后哈里勒的第一反应是完美的,他在其他所有继承人反应过来之前,率先带领自己麾下的军队返回了帝国的行政中枢撒马尔罕,并彻底控制了那里。
随后他用撒马尔罕海量的财富保证了军队对他的忠诚,一直到这里哈里勒都没有出错。
但接下来哈里勒就陷入了一个僵局,相比于大征服者所征服的其他土地,以撒马尔罕为中心的河中地区,是明珠中的明珠,是桂冠上的宝石,它就是这个帝国本身。
对待这么一颗宝石,你需要温柔而细腻的揣摩着它的心思,一点一点梳理它的架构,而后再把它攥进手心,让它在你手上绽放光华。
哈里勒的粗暴,引来了贵族的反击,也让明珠蒙尘。
发展到今天,他的叔叔沙哈鲁步步为营,已经在政治局势上取得了绝对的优势,让哈里勒的军事部署不断受挫,双方虽然没有发生规模较大的战争,但那些远离家乡,原本为了征服那个东方帝国聚集而来的战士们却已经寸步难行。
而在内部,哈里勒即使坐在他祖父的宫殿里也能感到一阵阵寒意,那些虚情假意的贵族和大臣们依然每天对他毕恭毕敬,但那种西甲的笑容每次都让哈里勒感到心寒。
他只是政治新手,并不是傻子,实际上哈里勒非常聪明,在掌管了撒马尔罕这段时间之后他已经意识到了自己所犯的错误,只不过在这场你死我活的游戏中,谁犯错谁就死,没有悔棋的余地。
城内原本最支持哈里勒的贵族胡歹达此时已经展露了自己的狼子野心,他想把哈里勒架空。
而显然双方目前对对方的容忍都已经到了极限,哈里勒几乎确定胡歹达正在为叛乱做准备,而他则也在暗中积蓄力量,准备趁机将整个撒马尔罕中反对自己的力量一网打尽。
无论是城内还是城外,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现在都已经察觉到了撒马尔罕的紧张的气氛,沙哈鲁的探子们自然也能察觉到。
但他还需要一些时间来集结自己的部队,他必须承认他那个侄子完全继承了帖木儿的天赋,哈里勒差不多是用他一半的兵力就维持住了各条战线。
如果不是那些贵族有很多在暗中支持沙哈鲁,哈里勒也许真的有机会在河中地区站住脚,沙哈鲁很清楚以河中地区的富饶程度,也许给哈里勒两年时间他就会像祖父一样带着气吞山河的气势横扫了自己。
所以为了未来,哪怕是丢一些面子沙哈鲁也必须先腾出手来对付哈里勒,这就是沙哈鲁能和黑羊人达成一致的契机。
而哈里勒现在唯一的指望就是希尔特贝格能从他遥远的封地上带回一支足够强大的部队,而且这支部队还能一路杀穿黑羊人的阻碍,沙哈鲁大军的包围,抵达河中地区了。
即使是处于绝境中的哈里勒也不相信会有这么一支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