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佐.皮亚诺,热那亚人,在这个时代,他既是时代的宠儿,也是时代的弃儿。
他既见证过热那亚的辉煌余烬,也见证过大破产时代的萧条的,当年那场围绕着基奥贾城发生的战争,榨干了热那亚在地中海最后一点骨血。
自那以后,热那亚人的商业版图就只剩下了半壁江山,而且还要面对来自四面八方后起之秀的‘恶意’竞争。
而作为一个热那亚人,皮亚诺带领着这群佣兵在世界各地征战不休,用鲜血换金币的一大目的就是为自己赚取一笔足够入股某个商行的钱。
和威尼斯一样,热那亚作为一个商业城邦联合会,商人,尤其是大商人才是权利顶点的大人物,一个人拥有多少条商船,占据了多少航线,才是实力的证明。
而享誉欧洲的热那亚佣兵不过是其保护贸易路线的副产品,上不得台面。
即使有少数在佣兵这个行当做出头的‘佣兵元帅’,其本质也不过是在做佣兵市场这门生意。
比如当年就有人在君士坦丁堡的千年宫殿里,和罗马人的皇帝谈成了一笔大买卖,直接承包了某一段城墙的防卫业务。
而在另一方面,那位‘佣兵元帅’又用从罗马皇帝那得来的大笔佣金贿赂了奥斯曼人,让他们在进攻君士坦丁堡城墙的时候对自己驻守的城墙刻意照顾了一下。
如此一来,这一段城墙的防守压力骤降,那位‘佣兵元帅’自然也就有资本向罗马皇帝收取更高的佣金,而后用这笔钱进一步贿赂奥斯曼人,获得更多的照顾。
最终那场双方之间例行公事的攻城战就这么在‘佣兵元帅’的巧舌之下变成了金钱游戏,罗马皇帝得到了他想要的战功赫赫,以及千年都城的又一次屹立不倒,而奥斯曼人从苏丹到军官全都赚的盆满钵满。
至于那位‘佣兵元帅’则证明了自己是个真正的商人,满载着金钱和荣耀返回了热那亚成了城市议会中的人物。
最终,只有在城墙上下阵亡的士兵为这笔买卖买了单,但显然在任何故事中都不会有他们的存在。
皮亚诺的野心没有那么大,他只想赚够一笔钱入股一家足够有前途的商行,然后在后半生的时间里能被人称为尊贵的大人,而不是佣兵头子。
但显然命运并没有如此青睐于他,他投资的商行在第一次贸易之后就因为误判了当地物价而损失惨重,皮亚诺那点本钱连第二次试错的机会都没有,就这么消失的无影无踪。
不过好在皮亚诺是一个心态非常健康的投资人,他损失的只是流动资产,还不至于让他的个人信誉破产。
所以在痛失福财之后,几乎是第二天皮尔诺就带着饱满的精神重新召集了自己的旧部打算再去‘萨拉森人’的土地上,为那位异教徒领主打工了。
毕竟,热那亚依然是这片土地上最重要的商业枢纽之一,每天有无数消息在这座城市中流传,一张看不见的蜘蛛网连通着世界各地,而中心点就在热那亚。
只要皮亚诺想,并且愿意付出足够的金钱,他就能知道任何他想知道的消息。
所以皮亚诺很清楚,自己的老雇主现在又计划着要和黑羊人打仗了,他正在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出准备,而且皮亚诺还知道,那位大人的麾下虽然有着大量优秀的骑兵,但他缺少能打攻坚战,阵地战的步兵。
为此皮亚诺也做出了很多准备,他招募了整整两百人规模的弩手,以及同样数量自带装备的步兵,其中很多人都是当年在热那亚海军舰队中服役的陆战队成员。
他们虽然更习惯于跳帮作战,习惯在甲板上穿着轻便盔甲和敌人搏命的打法,但有句话说的好,敢跳上敌人减甲板的士兵,是最勇敢的士兵。
所以这些人只需要一点点观念上的转变,很容易就能变成最精锐的方阵步兵。
如果不是热那亚城邦现在根本无力承担这些人的军饷,皮亚诺根本没机会雇佣到这么多好手,为此他不得不用自己的信用借贷了一笔金钱,用以支付这些人的先期费用。
不过好在皮亚诺知道那位领主大人向来是个有信用的人,而且颇为慷慨,今天花出去的每一个金币,明天都会三倍赚回来。
唯一让皮亚诺有些遗憾的就是自己当初不应该迪奥比亚那伙人留在李如风的领地上,因为他听说那个老家伙为那位领主大人训练了一批炮兵...
这让皮亚诺的自己招募炮兵,然后大幅度增加雇佣金额的打算落空了,毕竟李如风的订单太大了,以至于在热那亚等地的铸炮厂中都流传着有关他的传说。
这种消息皮亚诺甚至不需要花钱就能打听得到,不过即使如此,整装待发的皮亚诺佣兵团也依然算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