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兵与骑兵之间的战争大部分时间都显得非常残酷,因为双方之间的相对速度非常快,碰撞之下即使武器没有击中对方碰撞本身也会造成极大的伤害。
李如风这些年来所接触的蒙兀儿人都是宝贵的游骑兵,即使是大征服者帖木儿也不会让他们去干冲击骑兵的活,而现在巴达克向李如风展示了冲击骑兵在战场上的威慑力。
得益于蒙兀儿人部落为巴达克提供的优质战马,在巴拉克的指挥下,他麾下的骑兵们抓住了黑羊人投掷出投矛后的空档,突然间的加速让这些冲击骑兵在黑羊人完成转向前抓住了机会。
只在那一瞬间就有数十人当场坠马而下,以巴达克麾下骑兵队伍的密度,凡是坠马落下的人,基本可以被判定死亡了。
这就是人类千百年来进化带来的结果,用更高效率的方式杀戮自己的同类,而从眼下的角度来看,骑兵就是当之无愧的战场王者。
即使李如风看多了蒙兀儿骑士精湛的射术,神乎其神的骑术,眼下也惊讶于冲击骑兵在战场上表现出的统治力,那些骑兵完全无视了己方的伤亡,就这么以最冷酷的方式犁过了黑羊人的方阵。
在失去了统一的指挥之后,溃散的黑羊人骑兵完全无力进行有力的抵抗,那几支冒险出来想偷袭炮兵阵地的骑兵百人队在短短几个呼吸的时间就倒下了超过三分之一,而剩下的人也大部分四散而逃,只有不到一百人仓惶逃回了乌尔法堡。
这些骑兵中大部分都是已故的迪木拉提的下属,他们本就不满于海达姆派自己出城送死的命令,在遭受惨重的损失之后,自然而然的做出了选择。
即使逃走的人极有可能要承受来自黑羊王的愤怒,他们也不愿意在这里白白丢掉性命。
黑羊人骨子里对帖木儿麾下的蒙古人还是恐惧的,这些年来如果不是米兰沙大君的残酷统治让他们难以忍受,黑羊王卡尔.优素福未必还有机会能东山再起。
最终依靠着城墙上的弓箭手,巴达克麾下的骑兵们意犹未尽的少数被俘虏的黑羊人以及其他战利品一起带了回来。
虽然有数十人的伤亡,不过士兵们的士气高昂,显然再一次在战场上证明自己的勇武,对他们来说就像一种回家的仪式。
战果很辉煌,但李如风看得很清楚如果不是巴达克恰到好处的指挥,那些骑兵绝不可能这么简单的‘抓住’那些黑羊人。
这一切都建立在巴达克对敌我双方足够了解的基础上,他了解黑羊人的战术习惯,知道他们的马能跑多快,甚至知道他们的指挥链条反应速度。
而与此同时,巴达克又精妙的控制着己方骑兵的节奏,用旗帜精准的把控着每一个环节,在最恰当的时间下达最恰当的命令。
这一切综合在一起,最终变成了黑羊人失败的命运。
这是李如风第一次真正见识到这个时代的指挥艺术,巴达克相当于一个人包揽了从后勤到参谋,再到现场指挥,甚至前线杀敌的全部工作。
显然,当年能被留在士麦那充当汗国镇守的军官有着绝对的实力,相比之下,青格力那颜都显得像是个业余选手。
哈巴失不花也许能某一方面做的和巴达克一样好,但他在全线指挥,以及大局观上差的太多了。
李如风轻轻拍了拍手,对巴达克的精彩指挥献上了自己的敬意:“战后的封赏由你自己决定。”
这是李如风送给巴达克的礼物,毕竟按照汗国的传统,每次战争的第一次封赏应该交给地位最高的人来决定。
“我必将带给您胜利。”巴达克骑在马背上朝李如风微微鞠躬,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背后再次有人能给予他支持的感觉,让这个一直在竭尽全力维持部队不散的千夫长再次有了安全感。
相比之下,在乌尔法堡内部的黑羊人则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首先,李如风挥下的部队并没有将乌尔法堡全面包围,他甚至只在城堡正门方向秣马厉兵,摆出一副我就是要从正门打进去的姿态。
这就让海达姆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境地,因为迪木拉提的死亡,所以城堡内大部分守军都并没有心思打仗,一方面他们并不信任海达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随着迪木拉提本人以及部落里大量实权人物的死亡,有很多人都动了歪心思,着急回去争权夺利。
所以当城门方向再次响起震耳欲聋的炮声,且城门又挨了两枚石弹的轰击,厚重的门栓中间出现了裂缝之后,迪木拉提麾下仅剩的几个勇士站了出来,汇聚了那些茫然的士兵,要求海达姆放他们离开。
“不然我们今晚就会在这里刀兵相见。”那个牵头的男人穿着盔甲,身边跟着十几个士兵,面色不善的对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