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在李如风麾下,不仅仅是亚美尼亚人马塞利诺自己新领到的装备很惊异,而是所有在这一次补给中领到装备的人都感觉很吃惊。
在失去了汗国的补给之后,蒙兀儿人在武器和盔甲方面一直用的非常节制,可以说当初和朵思忒之间的战争中所消耗的物资,差不多就是蒙兀儿人手上最后的家当了。
毕竟李如风当年第一次看见部落里那个铁匠打造的箭头和马蹄铁的时候,几乎是绝了打铁练技能的心思,原因无他,环境,器具,乃至铁匠的手艺都具备。
而显然当时李如风部的情况,在蒙兀儿人群体中是具有普适性的,顶多是大部落的铁匠手艺稍微好一点。
人是有路线依赖的,当年大征服者帖木儿需要的就是这些游牧部族为他提供强横的游骑兵,除此以外,他可以满足这些银幕部落任何需求。
在前后将近三代人的时间里,这些部落中都以战士为尊,已经失去了培养技术人才的土壤,这才是李如风求贤若渴招募马尔丁城铁匠的原因。
而在李如风从卡拉曼人的地盘上带回了巴达克千人队之后,更进一步加剧了李如风势力下对军备物资的需求。
结果一年多的时间,李如风就已经可以稳定的为自己挥下数千人的军队提供武器和盔甲方面的后勤保障了,这让习惯了汗国包办除了打仗之外所有事的蒙兀儿人,河中地人都重新进入了熟悉的模式。
同时也加强了李如风的个人威望,在过去的日子里他们为大征服者帖木儿打仗,而现在他们则为李如风打仗...李如风虽然没有明确宣传这个概念,但很多事都是可以靠潜移默化来完成的。
就像之前的哈马城,他们也很不适应新主人的统治,但随着越来越多从阿拉伯方向涌来的商品,哈马城的居民也开始享受着阿勒颇中心繁华起来的福利。
更何况哈马城的居民中有很多人都是靠着如风萨满的草药才熬过了瘟疫,而此时在更南方的大马士革才刚刚从瘟疫中开始恢复,两者相比之下哈马城的居民顿时感觉到了新领主所带来的好处。
而因为瘟疫的原因,叙利亚诸埃米尔也只能看着李如风在这片土地上耀武扬威,让他能心无旁贷的和黑羊人开战。
此时河中地人的领袖卡里姆正在部落驻地中点兵,他同样接到了李如风的召集令,和召集令一同而来的正是从阿勒颇运来的盔甲,弯刀和箭矢。
虽然有些不情愿,但卡里姆还是遵从了李如风的意志,作为河中地人群体中的‘青格力那颜’,卡里姆无论是在战功上还是声望上都远不如青格力那颜。
所以他也以远比青格力那颜更快的速度接受了李如风的崛起,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卡里姆就意识到至少在现阶段,李如风是个比大征服者帖木儿还慷慨的统治者。
他慷慨的分享了自己的土地,让出了肥沃的草原,甚至还倒贴钱补贴城市的发展,维持‘蒙古人’的高福利...
尤其是后者,卡里姆在算明白这笔账之后,甚至真的愿意相信李如风是长生天派来的神选萨满了,不然的话谁会自己贴钱当领主?以及,他到底哪来的钱啊...
实际上有关这件事,锦衣卫也在查。
这倒不是因为锦衣卫习惯了稽查这种大额资产来源不明的问题,而是上面非常想知道李如风的‘启动资金’到底从哪来的,好以此来追溯他的真实身份。
而这件差事最终也就落在了翁果身上,事实上在锦衣卫那极其老练而专业的手段面前,李如风麾下那些亲卫并没有保守住秘密。
没错,他们确实因为系统的存在而好像着了魔一样,对李如风保持着忠诚,但锦衣卫办事自然不会用那么下乘的手段,恰恰相反,翁果只花了几周的时间,浪费了一点微不足道的烈酒,雇佣了几个妓女,就从那些卫士口中套出了所有他想知道的。
而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一个亲卫意识到这是一种刺探,他们根本把这件事当成某种酒后谈资...
很有戏剧性,不过想来李若风只是一个因为运气好,再加上胆大心细在战争中实现了财富自由的幸运儿而已。
这也更让锦衣卫对李如风感到好奇了,一个有家势,有家产的年轻人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而一个一穷二白没有根脚,连本地语言都不通的年轻人用了几年的时间就走到今天这样的地位,那就更值得关注了。
上面不是没有幻想过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一个对大明保持友好态度的傀儡政权,他们甚至在基于这个前提下和沙哈鲁接触过。
平心而论,相比于大征服者帖木儿,他的儿子沙哈鲁是一个非常温润的君王,他不仅博学多才,态度温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