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苏尔是一滩烂摊子,烂到足以让李如风这样的‘贤人统治者’掉头发。
给予黑巫师们长达半年,宛若黑洞般的吞噬了所有试图靠近摩苏尔的商队,让这座曾经的商业名城变成了实打实的‘黑色区域’,现在整座城市都面临着营收锐减的状况。
除了来自李如风所控制的城市,正以小范围小规模的方式和莫斯尔之间进行商业联通以及潜在的来自哈马丹地区方向的商队之外,摩苏尔再也没有其他方向的商业收入。
那相比之下,摩苏尔城内人口数量并没有出现断崖式的下降,李如风必须面对一个世纪难题,那就是他手里出现了大量闲散人口无事可做。
而这些人又不能不吃饭,或是干脆像黑巫师那样用格瓦斯养活他们。
如果放在大征服者时代,那位大征服者八成大手一挥这些完全无用的人口就人头落地了,但李如风肯定不至于这么做。
在动员了一部分人口开始向‘后方’转移,填充阿勒颇,马尔丁城等地后,李如风再次启动了古老的东方智慧,决定效仿大宋,建立禁军。
他一次性吸纳了两千人入伍,建立了摩苏尔第一千人队,以及摩苏尔第二千人队。
这么做的好处一方面是填补捉襟见肘的军事力量,另外一方面也缓解了摩苏尔城的压力,士兵的军饷是另算的。
无论李老爷是花钱从外借购买粮食,还是更直截了当地从各地抽调粮草,在名义上都比援助摩苏尔城要好听的多。
如果让李如风一直花钱养着摩斯尔人,那之前占领了那些城市的市民会怎么想?作为李如风的起家之地,阿勒颇人会怎么想?
但摩苏尔城的这两支千人队短时间之内显然形不成战斗力,按照李如风的预计,这些人最少还需要好吃好喝的,休养上两个月才能恢复身体上的健康。
而在这之后,李如风还要对他们进行训练,打造装备。
不过一张白纸也有一张白纸的好处,相比于已经形成了自己战斗风格的蒙古人,库尔德人,亚美尼亚人,这些市民阶级的士兵和马利基耶城联队一样,有着更大的可塑性。
李如风打算把他们单独训练成所谓的‘新军’,刚刚签署的调令中,李如风要求马利基耶城联队将人数缩编为一千人。
这三支千人队,李如风就将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对其进行训练。
相比于当年奥斯曼人训练的耶尼切里禁卫军的制度,这些人在训练度和忠诚度上显然要差的远。
不过好在,历史上除了耶尼切里禁卫军之外,还有其他可参考的例子可以为李如风所用。
如果没法改善兵源素质,那就改变战术,改变战争方式。
除了急促扩大炮兵规模之外,李如风还打算开始制造自己的火药武器,建立在阿勒颇的铁匠区因为兄弟会成员的影响,发展的飞快。
虽然现在还无法铸造大炮,但尺寸上要小的多的火门枪却已经有了制造基础。
在进行这一系列战争之前,作为一个穿越者李如风本来对现阶段小口径单人使用的火药武器是不屑一顾的。
毕竟他穿越之始所接触的就是武德充沛的蒙古部落,在这里一个孩童也能玩上一手连珠箭,无论是在精准度还是频率上,弓箭的利用效率都远超,那简陋而粗糙的火药武器。
这给了李如风一种错觉,觉得现阶段只有火炮才是火药武器中唯一值得一看的东西,而单兵火药武器还需要等待时代的发展,过上几十年才能有出头之日。
但经过这段时间的实战,尤其是在见证了马利基耶城联队的拉胯表现后,李如风终于意识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火药武器最少能让农民和小市民拥有和武士阶级拥有抗衡的本钱。
哪怕为了他们的统治者以及军饷这些人愿意临阵放上两轮枪,也能取得比现在高效的多的战果。
李老爷打算把胡斯战争中的车阵那一套拿出来,给马利基耶城联队,以及摩苏尔第一,第二千人队使用。
哪怕这帮人经过训练也只是猴版的胡斯车阵,也能在未来的战争中勉强充当合格的士兵使用了。
他又不需要这些人去正面抗衡敌人骑兵的冲击,他只需要这些人能发挥该有的作用就足够了。
于是伴随着李如风一道道命令的下达,以公斤计算的黄金再次被花销出去,变成了订单送到了那些在阿勒颇嗷嗷待哺的威尼斯商人,热那亚商人手中。
李老爷的订单中包括最基本的盔甲刀剑,用来制造马车的金属零部件更多的大炮以及大量的火药。
如果一切顺利,这三支千人队,会在半年初步后形成战斗力,并极大的解决李如风手头上兵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