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风雇佣大明的武装力量这件事暂时按下不表,毕竟这种事翁果说了不算,就算那位郑公有意,也得等舰队进了阿拉伯湾才能有可行性,而且李如风还得现在沿途修好栈道,建立补给点。
不然光这一路沙漠行军,就得要了大明雇佣兵的命。
酒足饭饱之后,先遣船的船员那边已经做好了分配,在朝天宫和神乐观仙长,道士的命令下,他们打算分出一部分人来和李如风建立长期的关系。
常进玉几乎是立刻就报名愿意留下来,他要不是骨子里就憧憬着这种异域风情的冒险故事,也不能舍弃自己家里的良田瓦舍跑到这下西洋舰队来吃苦受累。
而李如风现在在常进玉眼中,无疑就像是冒着金光的太阳,他手里肯定掌握着无数秘密,光是那副天下堪舆图就是万中无一的宝物。
常进玉肚子里有数不清的问题想和李如风交流,就算好友董怀晖劝了他好几次,常进玉也依然梗着脖子不肯回头。
“你这次画的海图还有一半没画完呢,而且现在还得了宝图,你把它完完整整的带回去就是大功一件,你现在留下可就什么都没了!”董怀晖看着被好友抄录完直接丢在自己怀里的堪舆图,哭笑不得的说道,“我一个武将,拿这玩意回去难道还能报功不成?”
“功劳,功名,听着就不爽利了,我辈男儿千里走单帆,难道就为了这功劳二字不成?”常进玉这会酒气还没散去,心里的豪迈向天冲,“我要是想要功名,当初就去参加会试了!”
“你瞧那如风大人,年龄不比你我差上几岁,现在已经是个王爷了,这是多大的功劳,多大的功名!”常进玉对好友说道,“他之前随手在堪舆图上指点都言之有物,但凡有万分之一是真的,你能想象从今以后会给这天下带来怎样的变化么?”
常进玉毕竟是读书人出身,指点江山的说道:“以前是以前,天下就那么大,你我都得靠卷才能出人头地,就说你董怀晖,这一路下来你多少次出生入死才拿到了今天的位置?要是郑大人给你两百人,让你去那南边的大岛为大明开疆扩土,你去是不去?到时候这功劳和功名,和献图相比,又当如何?”
董怀晖听闻此话低头不语,他听见好友的言语,心头仿佛被点燃一团火焰。
大明现在虽然还处于上升期,但毕竟已经开国数十年之久,在最繁华的江南地区已经开始出现土地兼并的苗头。
董怀晖一介渔民也许看不到那么远,但他跟着下西洋舰队也算是见多识广,视野早已经跳出了渔民的边界,跳过了大明南部地区那一片瘟雾群山的遮蔽,见识过了巨港,看见了满者伯夷那样的海外富饶之地。
他已经掌握了第一代殖民者最应该掌握的知识,那就是开疆扩土不要打硬仗,柿子先找软的捏,烂地不要硬钢直接跳过不要,占就占那土地肥沃的黄金圣地。
董怀晖最终也没有劝动自己的好友收心,反而被常进玉一顿教育,恨不能明天就飞回老家,拉上一票青壮在郑大人那贷款借上一条船出海占地去。
李如风对这些大明来的老乡所做的决定自然举双手欢迎,就像翁果说的,他们确实有能力帮他从零开始打造一套统治机构。
而且这帮人大概率还懒得和李如风争权夺利,人真来了也得朝三暮四的干上几年就盼着早日返回大明享清福,实在是难得的工具人。
最终,以常进玉和道长邱富成为首,一共八个大小官吏,外加二十个兵丁组成的大明代表团就这么留在了巴格达城和李如风继续接触,先前舰队剩下的人则在一支蒙古骑兵的护送下只休息了两天就再次开拔,好早日返回巴士拉再南边的小渔村。
“这一别,就得几个月时间才能有后文了。”翁果看着已经远去的队伍,有些感慨的说道,“我也得马上出发,把消息送回摩苏尔,让那边的人向上反映最新情况。”
“别人能等,总不能让永乐爷也跟着苦等,要是一切顺利,最迟一个星期这事就能送回京城了。”翁果话里话外展示着大明的情报速度,“就是回信还得走正规渠道,实在是磨人。”
李如风就当没听见,这个时代的大明肯定和李如风记忆中的大明有点差错,他现在心里也乱的很。
谁能想到大明在1409年这种时代就开始批量猎装火绳枪了啊?李如风手里拿着一杆火绳枪,枪身后侧以前应该刻着什么字迹,但在交易前都被磨掉了。
谁家军火买卖做这么熟练,都知道磨编号了,这玩意搞不好那位郑公就是走一路卖一路的淘汰货吧?
李如风都能想到,不管谁家买了这火器在这个时代可就算是绑上了大明的战车,从今以后得被拿捏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