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从顶级权贵开始 > 第16章 朱棣灵活的底线

第16章 朱棣灵活的底线

糖虽不及盐,是生活中的必需品。

但朱棣很清楚,能够大量制造出白糖,且和从前的糖相比无论是品质还是口感都好上数倍的意义。

即便售价比原本高上很多。

现如今,糖在大明本身就有奢侈品属性,本就是卖给那些达官贵人的。

达官贵人的钱不赚白不赚。

特别是朱棣在听到张軏那句这买卖他也有份时,更加坚定这份想法,尽管他有些疑惑,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被张軏也算在内了?

朱棣问道:“什么叫我的那一份,你们的买卖,跟我有关系?”

张軏笑了笑,解释道:“世伯难道忘了,前几天你送过来的一千两银子?我当时不跟你说了吗,那你是对我的天使投资,自然算你一份。”

闻言,朱棣明了。

自己本意是当做叔伯给侄子的零花钱,没想到,张軏竟拿他去做生意,自己算是投资了他?

这样说来,自己有份也合理了。

等等!

朱棣想到了什么,道:“我当时给你的不是两千两,何来一千两之说。”

张輗顿时瞪大双眼:“世伯,咱这买卖我可是算了你五成的啊,你该不会还嫌少吧?那大明宝钞,纸面上写着是两千两没错,但谁可能真拿两千两白银来换。”

“况且宝钞这玩意就是不断贬值的,今天值一千两,明天可能就只值八百两,后天就只能兑到五百两。朝廷不断加印宝钞,但钱不可能凭空产生,市面上的纸币越来越多,宝钞最后只会一文不值。”

“咱们大明宝钞是仿照前朝的至元宝钞,但至元宝钞最后的结局世伯你想来也清楚,咱们大明缺少市场管控,民众对宝钞的信任值越来越低,宝钞最终的结局,只会和至元宝钞一样!”

听到白糖买卖,朱棣竟然能分走五成,张軏的话语瞬间变成了天籁。

朱棣快速拨弄心中的小算盘。

五成......

五成朕能分到多少钱?

一两白糖售价五两银子,自己能从中分走一半,那如果是一斤糖?一百斤糖呢?

朱棣的心跳都加快了不少。

“你们一共造出多少斤这样的糖?”

“几百斤吧。”

朱棣呼吸一滞,算盘打的啪啪响,几百斤白糖这得卖出多少银子,少说也得上万两了吧?

甚至还不止!!

很明显张軏是掌握了专门制造白糖的秘方,今天能生产出几百斤,明天岂不上千斤?

每个月光是卖糖,都能有上万两的盈利!

赚啦!

赚大发啦!!

他不由想到早上时候,户部尚书跟他一脸苦涩,抱怨朝廷钱粮不够花,各种拐弯抹角的,希望他能够削减下西洋的开支。

朱棣虽然心里一百个不情愿,但也清楚,朝廷的钱粮确实不足以支撑这么多的开支。

大量引发宝钞的危害,朱棣不是不清楚。

元朝的先例就摆在眼前。

但没办法。

朝廷缺钱!

而印发大明宝钞相当于凭空生钱,白来的钱,能帮助自己干大事,不印白不印!

而现在如果朝廷有了白糖买卖的收入。

那么,自己曾经构想的那些事,都没问题了,下西洋迁都修运河修长城修大典,全都能做了!

朱棣是一位有远见的君王。

加上他得位不正,很希望在位时能做出成绩,做出一些对后世有意义的事情,为大明开创一个盛世。

然而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朝廷每年税收上来的钱粮有限,开支却很巨大,很多事情就因为缺钱,寸步难行。

一场关中大旱,就让国库告急。

但如果朝廷能够从白糖买卖中盈利,充入内帑,不说能解决全部,至少步子能迈大一些。

“看你的意思,你应该是掌握了制白糖的秘方,能产出的远不止这几百斤吧?”

张軏点了点头,道:“唔,确实不止。不过咱们现在使用的还是土办法,每天的产量还是太低了,讲道理,一天就该生产这么多的。”

“等咱们先把这一批卖完,攒到一些银子,可以扩建作坊规模,招聘更多能人,顺便改进生产工艺,到时候的产量就会上来,一天上千斤应该没问题。”

黄泥水淋糖法效率到底还是太低了,曾经自己生活的那个时代,随便一个糖厂,产糖量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