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我在1984有个黄金渔场 > 7.明天都来我家吃肉!

7.明天都来我家吃肉!

销社和收购站。

但从大概前些年的78年,内陆有村子将集体土地分开承包,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次年取得丰收。

然后过了一两年到了80年,蜀中等其他一些省份也采取了“包产到组”的类似做法,开始进行农村的生产制度改革。

最终到了前年的1月,中央印发《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第一次通过官方肯定“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责任制。

从那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席卷了全国农村、渔村,各村庄、各生产队纷纷放弃了人民公社大集体制度,改成大包干。

杨家兴是老干部,一辈子求稳,他起初不肯改变小杨家的生产制度。

奈何周边渔村从前年开始先后搞起了大包干,干的热火朝天。

本队社员看的眼热,杨家兴压了两年多时间没压住,今年下半年小杨家也分了船、分了渔网开始单干。

单干之后,一些人家就不再把渔获通过生产队去出售给供销社和回购站了,而是自己私下去卖给内陆城里来的贩子。

贩子给的价格更高!

举个例子,都是一条二两沉级别的小带鱼,卖给回购站是一斤八分,人家还不乐意收;卖给贩子是一角钱,贩子还收的欢天喜地。

一条半斤以上的大带鱼卖给回购站是一斤两角二分,贩子能给三角钱,一下子能差出一斤小带鱼来呢。

还不止如此,现在队里有点胆量的好劳力都出去给人家跑深海的大渔船打工了。

像现在十一月马上要迎来带鱼的渔汛了,渔船出远海,劳力跟一趟跑一个礼拜就能拿到三十五元,一个月跑四趟是一百四十元。

要是自己摇橹撒网呢?

那一个月能弄个七十块就了不得!

当然月入七十块也不少了,城里罐头厂、铁具厂的学徒工一个月的货币工资才14块,四级工的货币工资才51块。

只不过这是货币工资,旱涝保收,而在工厂上班还不止要拿工资,更重要的是逢年过节的福利,有上班的劳保用品。

可以说进入工厂,吃喝拉撒用,工厂就承包了,工人月薪五十元跟农民可完全不是一回事。

再说了渔民一个月收七十元还得是碰到鱼汛期,平日里摇橹撒网都在近海,那能有多少收获呢?

这种情况下,生产队的黑板统计表上开始空荡荡起来,倒也容易理解。

就是当下的情况让杨建设有些难受。

这世道怎么了?变化怎么这么快?

拿小杨家来说,往前几年的七几年他们还是公社评的先进党支部、先进集体,人家不多,可四五十户人家也足够热闹。

怎么突然之间,热闹的生产队就变得这么冷清破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