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我在1984有个黄金渔场 > 95.企业招工了

95.企业招工了

杨建设一回来,整个小杨家都活泛起来。

他这一通广播更是让全队社员的心思活络起来,大清早的顾不上吃饭了,纷纷赶来大队委办公室。

家旺娘来的最快,她那两只三寸金莲小脚如今出奇的有活力,嗖嗖嗖便赶进了办公室。

杨家广从窗口看见了,叼着烟袋锅哈哈笑:“老婶子,你看你,都说你现在腿脚不灵变了,这不是胡说八道吗?你这腿脚还灵便的很。”

家旺娘心情好,便配合着开起了玩笑:“我这双脚呀,奇怪着哩。”

“平日里没有个正事,它们都是干裂口子,疼的不敢下地。可要是来了正事,我照常走路能赶得上个好汉子。”

“要是小鬼子又打来了,需要我去给咱八路通风报信,那我翻山越岭能赶得上小鬼子的侉子摩托车!”

跟在后面赶来的杨狗牙说:“老奶,今时不同往日,咱在刚建国的时候就能跟以美帝为首的联合国军打的不相上下,何况对付个小鬼子?”

“咱现在又有原子弹又有氢弹,听说国家还在研究中子弹呢!小鬼子要是真敢来侵略咱们,哼哼,让它们全岛下个胖子雨!”

大家伙笑起来,家旺娘也跟着笑,但笑的时候双眼一个劲的在办公室里扫荡。

没有看到粮食呀!

杨建设猜出她的心思,说道:“老奶,别着急,粮食都还在船里,等会咱民兵队长来了,让他负责带人去搬粮食。”

杨家广一听这话急迫了,他起身拎起挂在椅子靠背上的棉大衣说:“还等什么爱国?我带人去搬粮食!”

说曹操曹操到。

杨爱国吃着一个烤地瓜来到办公室,说道:“我在外头听见谁叫我来着?”

杨建设说道:“都在叫你,你赶紧吃,吃完去我家船上搬粮食。”

“也不光是粮食,那船上东西挺多,你都给搬下来吧,还有烤炉还有香油调料啥的呢。”

杨爱国是个急性子。

他一听杨建设又带了粮食回来,顾不上继续吃地瓜了,扯起一张报纸将地瓜一包放在桌子上,领着杨狗牙就往外走。

杨学文连连摇头:“我这报纸还没看呢,你竟然包地瓜,暴殄天物,你这是暴殄天物啊!”

码头上有几个汉子准备结伴出海作业。

听到杨爱国说要搬运粮食,这些汉子立马从自家船上跳下来干活。

小杨家人丁少,全队团结一心。

尽管现在已经大包干了,可大集体的日子过了二十多年,队集体的概念已经深入社员们骨子里,生产队有事,社员们就觉得是自己家里有事。

何况,这次搬运的粮食还是给他们家里准备的呢。

全队现在没人不知道,杨建设为了社员们能过个好年,拉下脸皮动用了父亲的关系,去找城里的老领导讨好处,用过期粮票给社员们兑换粮食。

这次带回来的粮食多,大独轮车一车能拉七八百斤的粮食,他们来来回回拉了二三十趟!

家旺娘看到这一袋袋的面粉后激动不已,迈开小脚上去便拉开一袋子看了起来。

袋子打开,里面是雪白细腻的富强粉。

杨建设看账本,说:“老奶你家的面粉是四百一十四斤,另外领导还给咱补了钱,不过这个钱要走对公账户,要等着信用社审批,然后我去信用社提钱才能拿到手。”

老百姓把粮食视为命根子,正所谓家中有粮,心中不慌。

只有经历过饿肚子生活的人才知道粮食的重要性,而家旺娘他们这些老人都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在他们眼里粮食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东西了。

所以家旺娘看到这一袋袋的富强粉以后都忘了钱,哆嗦着嘴唇说:“有、领导好,领导好啊,有粮食,能给粮食就行——都过来看看,这是上好的富强粉!”

杨建设说道:“对,都是上好的富强粉,一袋子是一百斤,老奶你家是四袋子然后再散称个十四斤。”

一听这话,家旺娘蹲下抱住了一袋子面粉。

此时办公室里头已经挤满了人,大家伙一听家旺娘能分四百多斤白面粉,纷纷露出羡慕表情。

有人当场便盘算起来:“一斤面粉能出一斤半大馒头,他娘的,家旺你家一下子有了六百多斤的白面馒头。”

陈桂叶说道:“不年不节,谁舍得做白面馒头?掺和上地瓜面、玉米面做馍就行。”

“一斤白面能掺二斤玉米面,能做出五斤干粮来,这面粉够吃好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