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设推着他出门:“快去推发电机,小心点啊,转个十圈八圈就行了,先暂时有队里电灯能用的电即可。”
杨大宝哭丧着脸说:“别啊队长,别啊建设哥,我、我先声明啊,我不是懒也不是吃不了苦,是我今天有要紧事找你——”
“我妈让我来买棉花买布!”
杨建设把他拉过来说:“那赶紧的,咱们让大宝同志插个队。”
“同志们,没有意见吧?”
郭爱华踊跃的说:“没有意见,大宝你先来买,毕竟咱队里现在离不开电。”
杨大宝撇嘴说:“可拉倒吧,咱队里才有电几天呀?怎么今天就离不开电了?”
杨建设说:“这就又牵扯到古人的一句话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主要是现在有电了,咱队里老人出去上个茅房下个炕都习惯有光了,没光多危险。”
“来来来,你赶紧买吧。”
杨建设把两卷布展开,示意杨大宝先选。
杨大宝抚摸布料说:“嗨呀,队长,这就是涤纶棉布吗?这个是卡其布?摸起来真厚实、真结实。”
妇女们也上手摸了起来,摸的一脸享受:
“这卡其布肯定厚实,它是用来做外套的呢,我准备给家里一人缝一件棉衣。”
“嫂子你真舍得,我就算了,给我公公还有给羔子准备一件就行……”
“我得准备一床棉被,队长,我今天买的棉花可挺多的。”
杨建设说:“没问题,只要你带的钱够就行。”
杨大宝摸摸卡其布又摸摸涤纶棉,感叹说:“这新布就是好,真好,摸着真舒服呀。”
杨建设催促他:“你要多少赶紧说,别耽误了老人用电。”
“我看这小子故意磨磨蹭蹭,他是不是就在等着太阳升起?太阳升起来就天亮了。”郭爱华没好气的说。
杨大宝梗着脖子说:“污蔑人,你这不是污蔑人吗?”
杨建设说:“反正你快点吧,我数十个数,你不说出买多少东西来,那你就别插队了,先滚蛋去干活,最后一个卖给你。”
“1、2……”
“别别,队长队长,让我喘口气……”
“5、6、7、8……”
“卡其布买两丈、涤纶棉买一丈六,还有那啥,那啥棉花给我买十斤!”
杨建设挺诧异:“买的不少。”
杨大宝嘿嘿笑:“现在有社队企业了,我们家里都开始挣工资了,我妈难得大方了一会。”
“那啥,队长,你买来的涤纶棉是不是进口布料?”
郭爱华很懂的说:“涤纶以前是进口布料,的确良嘛。”
“现在咱国家能生产了,咱有大庆油田了,还进口什么涤纶啊?这东西肯定是咱自己国产的。”
涤纶也就是的确良这种布料,曾经在购买的时候是不需要布票的。
而且人们发现这布料不缩水、耐穿耐用,特别是夏天穿在身上很凉爽,于是在出现在市场上后就被广为追捧。
甚至,再六七十年代只有县里的供销社才有这种布,一旦出现必然会被抢购一空。
陈桂叶从小家庭条件不好,除了结婚有新衣裳,平日里是没有的。
她家里的票劵很少自己用,要么作价跟人家换粮食,要么就是走亲访友带着当礼物。
所以她对布料的材质毫无了解,问道:“大娘,的确良是布呀,怎么会跟大庆油田扯上关系?”
郭爱华解释说:“的确良就是涤纶,有文化的人叫它涤纶,咱老百姓叫它的确良,它是石油提炼出来的。”
她只知道这些内容,还是以前去公社从供销社的服务员口中听说的。
具体要她说说涤纶是怎么回事,她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杨建设了解,便进一步解释说:“涤纶是石油工业所产生的副产品,属于一种化合布料,跟棉布是不一样的。”
“棉布怎么出来的?是棉花纺织而成,而棉花需要消耗土地、时间和肥料去种植,成本高。”
“涤纶布呢?它在进行石油冶炼时便可以进行生产,还是顺便生产出来的,效率高、产量大。”
“所以,涤纶布便宜。”
陈桂叶听的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原来这么都是布还有这么多的讲究呢。”
“涤纶布又好又便宜,那我今天多买点涤纶棉,以后有的确良了就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