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钢母子暂时住在了杨家广家里。
杨家广家里大,只说正屋就有六间,这在当下渔家是很了不起的。
按照计划,二钢以后就要久住小杨家了。
他已经把老家的土地给承包出去了,现在大包干火热,虽然政府还没有出台土地承包政策,但农村的能耐人在私下暗暗承包土地。
土地开始出现流转的苗头。
当然,流转状态的土地不多。
现在农民分到土地后都当做命根子。
农民就是这样,土里刨食,很辛苦。
一家人嘴里的嚼头、身上的穿着乃至于各方面支出,全靠土地。
杨建设给二钢的定位是以后的民兵小队队长,这样可以解放掉杨爱国,让杨爱国带队出海。
生产队又改了体制,刚大包干、分船到户没两年,绝大多数人家又回到大集体里。
这样船作为统一劳动工具也收归集体所有,就得需要有个熟知海情的人来负责带队、进行统一指挥。
杨爱国是最好的人选。
第二天杨建设一早招呼二钢去自己家吃早饭,他也把杨爱国叫过去了,准备在饭桌上跟两人先通个气。
二钢拎着两包东西上门。
这两包东西不少,其实两个包很大,它们是两个化肥袋子封口从中间又开口,像是手工版的蛇皮袋。
但在二钢手里跟俩手提包似的。
他拎在大手里,迈着轻松的步伐进门来,就好像提了两袋子的棉花。
等他进门后往桌子上一放:
桌子‘嘎吱’了一声!
二钢拉开袋子往外拿东西:“本来是给你们两家子分开的,给我老孙哥拿了一份给你当队长的拿了一份……”
“我不收。”杨建设笑着摇头:“我要是收下,不成收受贿赂啦?”
二钢满不在乎的说:“你瞎讲究,我不找你办事,这算什么贿赂?”
“是不,老孙哥?”
孙志胜说:“是,建设你收下,以后我们这些人要在你们队里住下了,这其实是没有的道理,二钢送点东西是应该的,这是礼道。”
杨建设说:“行,你老说话,我就收下。”
“不过这跟二钢同志留在我们队里没关系,他来我们队里不是来吃闲饭的,是来干活的。”
二钢说:“嗨,让我搞保卫还是干农活?不吹牛,这两方面咱都是行家!”
杨建设说:“都要干!”
二钢哈哈大笑:“好、好!杨队长痛快人,我就喜欢痛快人!”
他真是人高马大、嗓门洪亮。
一声大笑如敲锣打鼓,隔壁的小红心被吵醒了,吓得哇哇哭。
孙志胜骂他一句‘狗日的’,赶紧跑回去哄他的小宝贝。
二钢挤挤眼睛压低嗓门:“以后我得这么说话!”
杨建设被他逗笑了,说:“你正常说话最好,我们渔家人因为要在海上作业,所以说话声音往往响亮。”
“你这样的嗓门跟我们正搭!”
二钢感兴趣的说:“海上作业?出海捕捞?这太好了,我在部队时候听老孙哥说起这个,说的我心里痒痒,一直想去船上搞作业。”
杨建设痛快的说:“明天是85年的第一天,我们肯定得出海求个新年好兆头,到时候无论如何带上你。”
他又问:“我叫孙大队叫爷爷,因为我爹喊他叔。现在你叫他哥?我怎么称呼你啊?总不能天天叫同志吧?”
“咱们各论各的!”二钢亲热的拍拍他肩膀。
然后说:“当然你也可以叫我叫爷……”
“滚犊子。”杨建设推开他,又说,“你叫孙大队老孙哥,孙大队叫你娘叫老嫂子……”
“我们也是各论各的。”二钢说。
杨建设无语。
小奶娃睡觉时间长,孙志胜哄睡了小红心放进车子里,又回来跟两人聊天。
二钢打开袋子拿出了带过来的礼物:“风干驴肉——我们河间驴肉天下第一,鲜驴肉最好吃,做驴肉火烧简直美味。”
“不过这一路上又是火车又是推车,鲜驴肉带不了,我只好带了风干驴肉。”
“还有这个,这是我们的金丝小枣,噢,两种枣子,我娘自己去山上摘的红枣,也是我们沧州的特色……”
他把东西一样一样的收拾出来,足足摆满了一桌子。
杨爱国进门来,看到一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