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步兵的一次不经意回忆,帮助杨建设拯救了孙波竣这件事让杨建设明白。
时间差是宝贝。
不只能赚钱。
还能改变一些悲剧。
所以下午来到龙旺公社曾经的中心大街后,他便在路边溜达起来。
太阳挺好。
不少老人在南墙边上晒太阳,有的下象棋、有的嗑瓜子,有的冲来来往往的姑娘妇女指指点点。
杨建设默默的打量这些人,然后找了一堆正在嗑瓜子、吃花生的老汉。
龙旺公社虽然取缔,可这毕竟是个曾经的乡镇级单位,围绕中心大街还有不少人家在生活,这样街头路口便有人做生意。
他让沙伟去买了五香瓜子,一起拎着坐在了这些老汉旁边,摊开瓜子默默的听老汉们聊天:
“……老五你看那个娘们,隔着羽绒服都鼓鼓囊囊的,绝对是个大柰子户!”
“真带劲啊,还有那小姑娘,她穿那黑裤子是啥?怎么还亮晶晶的发光?”
“那是皮裤,你连这个都不懂,你OUT了!皮裤不透风不通气,可保暖了!”
“不透风不通气?我滴娘,要是放屁了怎么办?”
“看那个大柰子骚娘们,她冲咱们过来了,嘿嘿,是不是——我草,这不是我侄女吗?”
少妇过来跟一个老汉打招呼:“二叔在这里晒太阳呢?我过来找你的,正好碰上你了,我爸让你今晚过去喝酒。”
刚才笑得正欢那老汉尴尬了,其他老汉哈哈大笑。
杨建设也跟着笑,沙伟更笑的人仰马翻。
少妇离开后,他招呼老汉们吃自己带来的瓜子。
有老汉抓了一把好奇的看他们:“你们仨娃是哪里的?过来干啥?是不是要推销什么?”
其他老汉立马警惕起来:
“你推销啥我们也不买,我孙子说了,你们这些搞推销的就是坑老人,真是丧良心!”
杨建设苦笑道:“大爷,你们看我这个样子像是推销员吗?”
“我过来跟你们聊天的,我要是推销东西我是王八蛋、我出海让浪吞了让乌龟吃了投胎托生个王八蛋!”
听到后面这句誓言,有老人好奇的问:“你也是这边的?”
“肯定,”刚才嘿嘿笑的老汉点头,“他口音就咱星州的,刚才发誓的话不是以前咱还打渔时候最常用的?”
杨建设说:“对,我老家是这里的,就是这公、就是龙旺乡这边的。”
他仔细端详嘿嘿笑的老汉,觉得这人有些面熟:“老伯,你是不是姓林啊?”
这老头有点像林勇!
结果老头点点头说:“是,我姓林,娃娃,咱在哪里见过?”
杨建设苦笑道:“林勇,是不是!”
老头愕然:“是、是,你咋认识我?”
杨建设的苦笑变成失笑。
不知道为什么笑。
真是林勇啊……
林勇都这么老了!
就在前两天他还见过一个年轻力壮的林勇!
这一刻,他真是清晰的感觉到了沧海桑田。
老年林勇继续问他:“你怎么认识我?咱们有亲戚?”
“人家可不敢跟你有亲戚,你侄女跟你亲戚近,你说人家是大柰子户。”一个戴棉帽子的老汉笑话他。
杨建设看这个老汉。
很面熟。
怕也是林家坳的人。
抓他瓜子吃的老汉没事干,也追问杨建设:“你怎么认识老林?你真不是过来干推销的?”
杨建设说:“我真不推销任何东西,我是回来寻亲的,其实我跟林老伯没见过,我只是见过他的照片。”
“林老伯三十来岁的时候应该开过门市部,我父亲在他家门市部里拍过照片,当时照片上也有林老伯。”
这话说的就没问题了。
差不多在改革开放后那两年,县里的国营照相馆的师傅们开始接私活。
他们自己买一台照相机,然后周末下乡给人拍照片,一家一户拍一个胶卷要十块钱。
拍照片简单,他们一个礼拜天经常能赚三五十块钱。
当时小杨家和林家坳便有人请他们下乡拍照片,为了拍的好看,老百姓流行去条件好的人家拍,也有的去林勇的门市部拍。
他那门市部是新装潢的,干净、漂亮、时髦,里面商品也多,拍了照片看起来有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