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日月并明 > 第七章 反唇相讥

第七章 反唇相讥

冯铨得知此事后,特意侯在路边披麻戴孝地哭着为父喊冤,乃至让魏忠贤心生怜惜,并亲自出面向皇帝举荐冯铨。

东林党兵败如山倒后,冯铨在二十九岁时被重新起复,顺利擢拔入阁,因了这一层缘故,冯铨入阁后对魏忠贤可谓是马首是瞻,是个铁杆阉党。

因而从政治立场上来说,冯铨和孙承宗之间属于绝无回旋余地的敌对关系,即使袁崇焕要找说客,也绝对不会请托到冯铨这里来。

“臣直言犯君,还请皇上恕罪,只是臣方才便有言在先,今之不敢犯君者,多是欺君者也,倘或为君者喜欺而不喜犯,即使臣贤比子路,终究也是无可奈何。”

冯铨见皇帝久久不语,复又开口相劝道,“昔年相州之战后,安史叛军死灰复燃,史思明杀安庆绪,自称‘大燕皇帝’,若非其子史朝义弑父篡位,使得叛军自起内讧。”

“恐怕不待郭子仪交出兵权,唐肃宗就已然成了亡国之君,臣以史为镜,还望皇上三思而后行!”

朱由校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令一个皇帝最为头疼的情况出现了,两个在朝中水火不容的党派竟然联合起来反对他了。

朱由校放下撑着额头的手,重新端正了身子,一面摆出了一副正襟危坐的严肃姿态,一面换上了一种略带哀怨的腔调,对着四位阁臣唱起了苦情戏。

“冯卿是将那袁崇焕比作了郭子仪,可朕却是不及唐肃宗啊。”

冯铨一愣,竟不由自主地抬起头来。

他显然是被皇帝这不按常理出牌的反应给震住了。

自古帝王最爱臣下用尧舜禹汤为例替他们歌功颂德,他今番以唐肃宗作比,已属僭越无礼,没想到皇帝非但没有龙颜大怒,竟然还顺着他的话说了下去。

朱由校接着道,“我朝亦不似李唐,李唐立于关陇,故而一国之人口财富皆集中于关中、中原、河北一带,安史之乱时,长安与洛阳已被安史叛军攻陷,河北地区本来就是安禄山的根据地,川蜀的税收又要供养已成为太上皇的唐玄宗,唐军唯一的税收来源,只有未被战火波及到的江淮一带。”

“而由于两京失守,国家的漕运已然全线中断,唐军已无力将江南地区的税收和粮食运至西北,故而其粮饷几乎已是无以为继,因此当时唐肃宗虽有朔方军为平叛主力,却依旧须得借兵于回纥以张军势。”

“大唐天子虽有天可汗之称,但为了让回纥骑兵心甘情愿地出力平叛,唐肃宗不但将回纥英武可汗之女毗伽公主许配予敦煌郡王李承寀,还将膝下的宁国公主与荣王李琬之女小宁国公主一同下嫁给了英武可汗。”

“除了联姻之外,唐肃宗还让长子广平王与回纥太子叶护结为异姓兄弟,并对回纥援兵作出许诺,‘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大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

“唐肃宗言下之意,便是已然默认,李唐当时是雇佣不起的回纥军的,一旦收复两京,只能通过纵容回纥军在城中肆意劫掠的方式来代替酬金。”

“于是收复洛阳之后,回纥军于市井村坊中一连剽掠三日,肆行杀略,一时洛阳城中伤死者万计,累旬火焰不止。”

“朔方军与神策军非但不能禁暴,还将洛阳城周边的郑州、汴州、汝州一同算进了安史叛军的统辖之境,跟着回纥军参与了抢劫,致使几城百姓倾家荡产,士民皆以纸为衣。”

皇帝假模假样地感伤道,“朕子嗣单薄,至今膝下无女,联姻借兵自是不可行,但即便如此,朕也无法像唐肃宗一般杀伐果断,以数城百姓之财富与性命,换取大唐之土地与和平。”

“倘或朕真能效仿唐肃宗故事,默许关宁军在打了胜仗之后,在山海关内外肆意劫掠,不用朝廷拨发军饷,那朕自是能心安理得地袖手旁观,再不派内臣去辽东,也再不必听冯卿啰嗦这一二三四五了。”

冯铨张了张口,刚想申辩几句,就见皇帝话锋一转,反客为主道,“只是朕能袖手,冯卿能袖手乎?外廷诸卿亦能袖手乎?”

“朕安居于深宫之中,除非北京失守,否则外头再如何兵荒马乱,朕总能不动如山,可冯卿能像朕一般视而不见吗?外廷诸卿能像朕一般置若罔闻吗?”

“易地而处,倘或朕今日便下旨辽东撤回内臣,从此再不给关宁军发放军饷,并告诉袁崇焕,只要他能平辽,朕允许他带兵去冯卿的家乡肆意劫掠,以充军资,不知此时在冯卿眼中,那袁崇焕又可否与郭子仪相提并论呐?”

冯铨急急出声,“皇上!匪过如梳,兵过如篦,若是如此作为,必致官逼民反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