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日月并明 > 第三十八章 移镇东江之议

第三十八章 移镇东江之议

许本想发兵应援,但又怕袁崇焕误会他抢功,两相权衡之间,一个不留神便贻误了战机,这也是说不定的。”

朱由校冷笑道,“他一个最会表功的人,何曾能怕他人误会抢功?毛文龙现在这个状态,跟安禄山是五十步笑百步。”

“朕不传军令,他就不断地上表献俘,朕一下旨让他发兵,他就一个劲儿地顾左右而言他。”

“他能心安理得地不援宁远,不就是仗着朕偏宠他,笃定人家袁崇焕不敢支使他吗?要是孙承宗还在辽西,他如何敢这般藐视袁崇焕吗?”

“袁崇焕性子虽急,但总比毛文龙识大体,说句不中听的话,毛文龙要真心想援宁远,那就压根轮不到朕下旨,奴酋攻打宁远时,号称发兵十几万,这十几万人从沈阳出动,那得多大动静?”

“只要他毛文龙不聋不瞎不痴,那么大的动静,他在辽南敌后能不知道吗?他要真想立功,那奴酋在沈阳刚一动弹,他就该赶去辽西了,根本不用人三催四请。”

“而他按兵不动,那就是摆明了不想去援宁远呗,这牛不喝水强按头,袁崇焕瞧他就算去了也是出人不出力,哪儿还敢调动他啊?”

冯铨回道,“皇上,恕臣直言,毛文龙也有毛文龙的苦衷,奴酋进犯辽西时恰逢寒冬,在东江镇那个位置,想要发兵袭击敌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往年毛文龙之所以能在敌后能进行袭扰,无非是因为金人善骑射而不善水战,因而毛文龙能以辽海诸岛为根基,用水师搭载军队沿着辽南海岸线对后金屡次发起进攻。”

“后金八旗之中,无有一旗是水师,所以金人才对毛文龙的进攻毫无反击之力。”

“而近年气候奇冷,辽东又处于我大明极北之境,一入冬就滴水成冰,连渤海都冻成了厚实的冰面,那鸭绿江自然亦是冰水一合,敌骑可渡。”

“如此一来,后金与东江镇的攻守之势便逆转了,金人极善冰上作战,据说奴酋统一女真各部后,就将女真人传统的兽骨制冰鞋改进成了冰刀,只要将其捆绑在双脚上,便能于冰上如飞般行走。”

“因此一旦河海冻结成了冰面,后金就能对毛文龙的皮岛根据地长驱直入,故而毛文龙一到冬天就避兵于须弥岛,铁山戍兵则列栅以守,采取收缩防守之势,自然无法牵制后金对辽西正面战场的进攻,倘或毛文龙执意发兵,焉知不会重蹈觉华岛之覆辙。”

“再者,安禄山之所以能拥兵自重,是因为唐时藩镇的度支财政皆归节度使掌管,而皮岛乃悬绝海岛,东江镇镇中军民生活必须仰赖朝廷接济。”

“如若皇上断绝海运,东江镇立刻就会变成一座名副其实的海上孤岛,毛文龙既然在经济上不能独立,他又如何能比得安禄山呢?”

朱由校笑了一声,毫不客气地反问道,“毛文龙还不算经济独立吗?整个九边,就他一个人是真正独掌一镇之经济大权了!”

“这按常理说啊,经略边务,随宜调度,相机战守,是为总督之职;整伤兵备,训练兵马,督理粮草,抚恤士卒,是为巡抚之职;整饬兵备,申严号令,振作军威,相机战守,是为总兵之职,因此朝廷任命总兵时,一般要求其与督抚共商军机,或明言其受督抚节制。”

“可朕从一开始封赏毛文龙的那会儿,就在敕书里写明了‘便宜行事’四个字,还赐了尚方剑给他,相当于明言他在东江有专杀之权,这份殊恩,朕可没给袁崇焕罢?”

“还有,总兵征伐在外,例以司道、厅官在军中监督,稽核功罪,综理钱粮,而毛文龙的东江镇,朕是从头到尾一个监军都没有派啊!整个东江就他一个总兵官最大,他还想怎么样?”

“唯一一个能就近管他的就是登莱巡抚,那问题是登莱巡抚不管不行啊,奴酋要是自渤海南下,那山东就没了!”

“登莱巡抚驻守山东沿海,那自然要一并节制东江啊,毛文龙要是不配合,这海战是没法儿打的,可即便如此,毛文龙跟登莱巡抚闹矛盾的时候,朕一直都是站他那边的嘛。”

“从陶朗先到袁可立到武之望,历任登莱巡抚,他都跟人家处不好关系,朕不都是耐着性子宽慰他的吗?朕总不能求着登莱巡抚去迁就他罢?”

“说句难听的,这一方巡抚,起码都是进士出身,毛文龙连个秀才都没考上,他难道还要人家对他低三下四的,凭什么啊?”

“去年啊,他跟登莱巡抚武之望起了争执,就为了旅顺到底是归登莱管辖还是归东江管辖的事儿吵得不可开交,兵部的意思是将旅顺归登莱筹划,朕本来也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