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平乐带着她娘和弟妹们已经走远了。
村尾是赵家村最靠近山的地方,后面的山形成三米多高的断崖,有垮塌的风险,只有后来迁居的几户外姓人住在这里。
孙老太太就住在村尾的一个院子里,她是原先跟老头子带着一个儿子逃荒到这里的,后来老头子去世了,儿子在外头做工被主家看上做了上门女婿,一年也就回家一两天,现在就她一个人守着一个大院子度日。
林平乐前些时候就和孙老太太打好了招呼,想要租她的院子,孙老太太因为常年一个人住所以习惯了板着脸,村里人看她严肃深沉也不怎么和她交流,有人要和她一起住,还是几个小孩子,她高兴都来不及。
和孙老太太谈妥租她家的西厢房两间后,林平乐就趁空过来收拾,现在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
“孙奶奶。”一进院门,林平顺小桃小杏就按照姐姐教的,齐声跟孙老太太问好。
孙老太太正在扫院里的落叶,看见这几个可可爱爱的孩子,扯了扯嘴角,露出个笑,“哎,孩子们过来啦,快进来快进来,厨房上刚烧了开水,我去给你们冲糖水喝。”
严氏忙上前拦住她,“孙大娘,不用了不用了,让他们自己去弄就行了,多谢您愿意收留我们,往后还要麻烦您,这是我自己绣的荷包,给您当个见面礼。”
孙婆子看这荷包鼓鼓的,就知道里面塞了钱,她推拒不要,“这么见外做什么,你们都是好孩子,来跟我老婆子住我就高兴得很了,还拿什么见面礼,怀里这是小枣吧,听说还没出月子呢,快把孩子抱进去安置吧,其他的等安置好再说。”
一番推拉之后,还是孙婆子收下了荷包,她无奈摇头,心想那就一会去集上多买点吃食,晚食一顿丰盛的。
孙婆子收了见面礼,严氏就带着几个孩子收拾起来。
孙婆子的儿子虽然不怎么回家,但对他娘还是孝顺的,这院子院墙屋子虽都是泥胚,但打磨的都十分平整,院里还打了一口井,看起来是下了功夫的,不似其他农家小院,院子和老赵家类似,正北是上房和西屋,上房孙婆子在住,西屋留给儿子回来住,东厢房一间做了厨房,挨着厨房是柴房,院子挨墙种着几颗树,没养禽畜,西厢房两间一直都是空着的,现在租给了林平乐。
“娘,我们住这一间,屋里我都熏过了,炕也烧过几次祛了潮。”
几人进屋,见这屋子和院子一样都十分整洁,炕连着炕柜占了整个屋子的北面,南面摆放着一套吃饭用的桌椅,靠墙是个柜子,林平乐麻利地从炕柜里拿出来早就备好的铺盖铺好炕,让她娘把小枣先放在上面。
小枣是个好带的孩子,虽然今天家里吵吵闹闹的,但是她吃饱了一直在乖乖睡觉,这会被她娘放到炕上,可能是新被褥气味陌生,她瘪着嘴“呜呜”哭了两声,醒了过来。
严氏见状就脱了鞋上炕,抱着小枣喂奶。
林平乐带着三个小的去了旁边的一间屋子,这间屋子的布置和刚刚那间差不多,只是在放饭桌的地方放了个竹架子和书桌。
“姐,我还记得这个。”林平顺红着眼睛指了指书架和书桌,小的时候家里就是这样的摆设,他和姐姐都在那张桌子上习过字。
“嗯,马上天冷了也没什么事做,我就想着弄个书桌,我们一起习字,还能教小桃小杏认字。”林平乐说着拉开竹架子最下面那层的竹筐,里面放着一沓纸,还有笔墨砚台。
林平顺上前小心翼翼地去摸那些他以为再也摸不到的东西。
林平乐就不打扰他,从柜子里拿了两个拨浪鼓出来给小桃小杏,带着她们两个去那边逗小枣了。
都安置好后,林平乐给孙婆子说了一声就出门了,她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