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工业革命中的大宋 > 第81章邻家教书的叔叔赵祯

第81章邻家教书的叔叔赵祯

祯抓住赵乾云话中的漏洞,疑惑的问道:“你才做这东西,为什么笃定这东西能保存一年甚至更久?”

赵乾云没有想到赵祯会这样快的抓住自己话中的漏洞,可见这世界从来就不缺聪明的人。

他也坦然的说道:“陛下,我们年边有切糖糕的习俗,过年的时候,把米炒熟,混合着糖,切成一块块,可以吃到第二年夏天,密封的好,下半年也能吃,所以我才有此想法。

如果陛下不放心,把今天炒的米,磨成粉后,分装100个坛子里,装满,然后用粽叶封住坛子口,再用不会开裂的湿黄泥封口,放在太阳下晒。

封口黄泥完全晒干后,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储存,以后每隔10天开一坛,验看这炒米粉是否霉变!

这样,可以精确的得到这米粉的保质期,陛下就能掌握准确的米粉变质日子。

另外如果小子说错了,削了小子的爵位,让小子赔偿,小子心甘情愿!”

切米糖是广西梧州的风俗,也是赵乾云前世那个小城的风俗,每年入冬后,家家户户买来红糖,白糖,爆了米花,玉米花,混合芝麻,切成糖!

赵祯没有想到赵乾云会来这样一个建议,不过也好,毕竟,这东西第一次出现,谁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弄个一百坛慢慢验,这是一个非常中肯的办法。就算质变也就这点粮食,不会大规模浪费。

一直未开口的曾公亮突然问道:“为什么要100坛,一两坛不好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