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傻子。让赵妈再婚,无疑就是从照顾这个家换成了照顾另外一个家而已,哪有什么男人养你,不操心的事情,最后样样还是要自己打算。幸运的碰上个憨厚的那算是烧了高香,万一碰上一个和前夫半斤八两的,这不是再次跳进火炕。娘家都不能住,带着孩子离婚回来难道就成了无家可归的孤家寡人了?这是什么道理,可这些东西,光我想没有用的,这娘俩怎么想,我并不知道,现在的赵莹更不知道了。
赵妈妈不吱声的听着,好像哥哥的话是唯一她回来以后看似为她着想的,她好像也有点心动,她们这样的农村女人能怎么办呢?莹莹得上学,她们要有住的地方,她出去打工赚钱吗?租房吗?那在这种地方是想都不要想的,再嫁,确实是现在非常好的选择。
大舅见赵妈妈有点动心了,没追的太紧,一副和气的说“这事倒也不急,我啊,回头多打听打听,张罗张罗,咱们找个合适的,能管你们娘俩的”
“你们娘俩得心里有数,现在这情况,得记我的好”大舅一副关心的模样,让赵莹觉得他现在是全天下对她们最好的人。
自从开了这个口子后,姥姥家的饭桌上最常出现的话题就是谁家死了媳妇,谁家媳妇跑了,各种十里八村年龄差不多,甚至更大点的男人都成了这个家的备选方案,每天他们当着赵莹娘俩挑挑拣拣,没有人征求过她们的意见,好像日子是别人在过,和这娘俩无关,她们就像是待价而沽的商品,随时被买一赠一挑选走一样。
不多日就有了一些眉目,乡里的一个男人,四十多岁,自己开了个皮毛皮革店,老婆早五六年就死了,剩这男人一个,一听赵妈带个女儿还挺高兴,就想着把闺女抚养长大,自己个也就不用生了,这条件拿出来确实挺诱人。
“这么好的条件,不愁找啊,咋现在还一个人”大舅妈终于问出了我心中的疑问,虽然好像其他人没人往这方面想过。
“你懂啥,早年人家觉得一个人挺自在,没想找,这不刚有想法,咱家这就一个现成的,要不说这就是天注定的缘份”姥姥一张嘴,满是天生一对的意思,舅妈不好顶撞,虽然还是不能理解,但也没再继续追问。
“给多少彩礼?”这是我为数不多的听到姥爷的发言,上来就是关键问题,或许他们已经在心里盘算好久了。
“说是看咱们”姥姥非常高兴,似乎这件事板上钉钉了,彩礼的事应该也打着算盘呢。
一桌人一听都乐呵呵的高兴着,只有赵莹娘俩默默的吃着饭,听着家人商讨着关于她们的价码,她们自己连个发言权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