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之罪责。”
听了这话,跪在后方的武将们伸手从怀中掏出,早已备好的奏章,神情略显有些凝重,高高将奏章举过头顶,叩首道:
是啊!!
台下的众人都是朝中的有功之臣。
从收到朱高煦和武将有可能谋反到现在,所发生的一切事情,全都让朱棣极为的意外、震惊。
“文臣乃治国之本,武将乃立国之本。”
“老二,你与众多武将,皆是朕的肱骨之臣,从靖难之役开始一直跟随着朕打天下,为朝廷平定四方宵小,安稳朝局立下赫赫战功。”
“还不将自己这些年干了什么,记录好的奏章拿出来?”
问题是战功没有什么问题,而是这些年朝堂安稳之后,人心思变都被利益冲昏了头脑。
说着,他冲身后的人挥了挥手,沉声道:
“愣着干嘛?”
什么都没有发生?
“让所有人都给我滚,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靠御书房十五步之内。”
“我给了他们一日时限,将自己的罪责整理为奏章,且整理好吃进去的财物。”
“这时才带他们前来,向爹负荆请罪。”
“儿臣与之有旧,有监察之责,未能及时察觉,有着不可推卸之责,恳请爹责。”
“还请爹念在他们皆曾为大明抛头颅洒热血的份上,给他们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说罢,朱高煦再次叩首了下去。
身处在后方的武将,听着朱高煦的言语,心中亦是不免有些动容。
这位爷倒真的是说到做到,此事本与其没有任何关系。
却不仅仅出声为他们求情,且以与他们有旧,硬给自己背上一层罪责。
以此尽量为他们减轻罪责,且为他们分担一份罪责。
此时此刻,不少人的对于朱高煦感官,上升了不止一个台阶,心中感激之意更甚以往。
拥戴拥护、且更加死心塌地。
之后一众武将亦是紧随其后,没有半分犹豫,跟着再次叩首下去,朗声道:
“臣等有负圣恩,让陛下失望了。”
“恳请陛下责罚。”
“臣等认罪认罚,绝无半点怨言。”
说到这里,武将们不由看向跪在正前方朱高煦的身影,脸上皆是露出一丝坚定之意,继续道:
“汉王仁慈,念及旧情,何奈此事皆是臣等自己所为,与汉王爷没任何关系。”
“恳请陛下,责罚我等之责就好,莫要牵扯汉王,不然臣等心有不安。”
言罢,众人皆是头触地,等待着天子的圣裁。
但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却迟迟没有听见朱棣的回应、甚至是连一句呵斥之声都没有。
大殿之中,寂静的可怕。
不过跪在最前方朱高煦却是能够听见,朱棣那此起彼伏胸膛喘着粗气的声音,显然是被气的不轻。
搞得原本信心满满的,朱高煦此刻心中越来越害怕,越来越没有底。
原因无他。
主要就是方才武将们多此一举说的那些替他开罪的话。
此话打眼一看没什么…
细品之下问题大了去了!
这些个混球啊!
不知道这是当着皇帝的面吗?
哪里还能够表现出一副郎情妾意的样子,不知道别人因今日之事,都差点给他们这些人冠上谋反、造反的帽子。
真的是不嫌事大。
此事你们这般搞,不是纯纯的恶心老头子吗?
想到这里,朱高煦心中止不住的哀鸣大骂:
“艹!”
“一个个混蛋混球,没脑子的臭丘八。”
“有你们这么说话的吗?”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混账东西。”
要不是场合不合适,朱高煦都忍不住想要站起来,冲着这些个混蛋一人来上几脚了。
不过就现在这样的情况,他也只能心里干着急,没有任何办法。
此时此刻,朱高煦算是深刻的感受到,之前他查刘观的时候,杨士奇当着皇帝说那些话的时候,太子爷心中是多么无奈、无语难受了。
他心中更是暗自告诫自己,待到此番事情过去,一定要好好给这些家伙敲敲警钟啊!
就这样,不知道过去了多久,朱棣忽然一声狂笑之声响起,笑声之中充满了无尽的冷意,徒然大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