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开局街亭之三国拿来吧你 > 第171章 齐少欲谋却阻,巴蜀古往今来

第171章 齐少欲谋却阻,巴蜀古往今来

,周秦之世,其疆域“东至鱼复,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及黔涪”,“巴”的地域范围大体已包括今天的湖南、湖北、陕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部分地域,而川东达州、巴中、重庆等地正在其辖境之腹心。

古蜀:《华阳国志·蜀志》曾有描述:“其地东接于巴,南接于越,北与秦分,西奄峨嶓。”

中华人文初祖黄帝诞生于巴蜀之地。

巴蜀历史

巴蜀在先秦时期是地区名和地方政权名。辖境主要在今四川省、重庆市境内,四川盆地东部为巴国(国都四川阆中),西部为蜀国(国都四川成都)。

秦惠王时,蜀王封于汉中的苴侯与巴国交好,而蜀国又与巴国交恶,此举引起蜀王不悦。

《华阳国志》记载:“昔蜀王封其弟于汉中,号曰苴侯,因命之邑曰葭萌。苴侯与巴王为好,巴与蜀为仇,故蜀王怒,伐苴。苴奔巴,求救于秦。秦遣张仪从子午道伐蜀。”

秦惠王于公元前316年灭蜀。秦惠王也灭了苴与巴。

传说在殷末,巴和蜀都曾参加了周武王伐纣的战争。武王克殷后,曾封宗姬于巴,爵之以子,大概建国在汉水中游。

巴地的族人从陕西的城固开始,经过安康,再到湖北的襄阳,随后又折回巴东、鱼复(今奉节)。

巴在春秋时和邻近的鄾you﹑邓﹑申﹑楚等国都有交往,和楚还有婚姻关系。秦在灭蜀国之后,随后也灭掉建都阆中的巴国。后又从楚夺得大片巴地,建立巴郡。

先秦统一六国之后,巴郡和蜀郡是中国古代政权的郡级行政区划,辖四川盆地大部分区域。

秦国于公元前316年在成都设成都县。蜀国刚被秦国并吞时并不平静。周赧王元年(公元前314年),秦惠王封子通国为蜀侯,以陈壮(一作陈庄)为相,所治范围在今四川旧成都龙安潼川雅州四府、邛州及保宁府之剑阁以西皆其地,即古蜀国,治今之成都县。

秦于周赧王元年(前314年)置巴郡,郡治初置阆中县,后移治江州县。郡初辖江州(治今重庆江北区)、垫江(治今重庆合川区)、阆中、江阳、宕渠(治今达州渠县)、符县6县,后陆续新置5县。

周赧王四年(西元前311年)(一作六年(西元前309年)),陈壮反,杀蜀侯,秦又伐蜀。秦又封了两任蜀侯,但都与秦王相处不好。公元前277年,秦国置蜀郡,设郡守,成都为蜀郡治所。

汉初承秦制。汉高祖虽然控制巴、蜀,但南中(今云南、贵州、及四川南部一带)在汉朝控制范围之外。之后,汉代又再往四川盆地周围扩张,并设立新的郡。治置蜀郡属国都尉,三国蜀汉政权改为汉嘉郡,故治在今四川雅安县西。

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仍置巴郡,次年,江阳、符县改属广汉郡。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十三剌史部,巴郡属益州刺史部,巴郡郡治仍为江州县,辖江州(今重庆江北区)、垫江(今重庆合川区)、阆中、安汉(治今四川南充)、充国(治今四川南部县)、宕渠等11县。

汉和帝时(89―105年),巴郡增置宣汉(治今四川达州市),汉昌(治今四川巴中市)等3县。

东汉兴平元年(194年),益州牧刘璋将巴郡一分为三:垫江以北为巴郡,江州至临江(今重庆忠县)为永宁郡、朐忍(治今重庆云阳县)至鱼复(治今重庆奉节县)为固陵郡。

建安六年(201年),永宁郡复称巴郡,郡治江州县。南齐移治今重庆巴南区。

隋开皇三年(583年)巴郡废。以渝水(嘉陵江下游古称)绕城,改为渝州,治巴县。

蜀郡自汉至隋皆因之。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以蜀郡为唐玄宗幸蜀驻跸之地,升为成都府。

巴蜀文化

四川(重庆)话属于西南官话,四川话约有1亿6千万的使用者,数量次于日语,多于德语。

成都话是川剧和各类曲艺的标准音,是西南官话之四川方言的一支。

川剧形式活泼,曲调多样,浅显易懂,语言诙谐,表演程式多样化,一些特技如变脸、旋舞、喷火等,有强烈艺术效果。

四川扬琴、四川清音等为主要曲艺形式。相书由一人在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