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记看着杨厂长落寞的眼神,心中闪过一丝快意。他知道自己在这场权力斗争中已经占据了上风,但内心深处,他也并非真的想要将杨厂长置于死地。魏书记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和一些。
“老杨,我知道你心里不舒服,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职场如战场,有时候我们必须做出选择。不过,你放心,我想让你去负责档案室。”
杨厂长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没想到魏书记会如此说,这让他心中的怨念稍微平息了一些。他深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
杨厂长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很清楚,这是魏书记在给他一个台阶下,让他能够体面地离开权力中心。
他抬头看着魏书记,努力让自己的声音显得平静一些:“魏书记,谢谢您。”杨厂长深深吸了一口气,他明白这是他最好的结局了。“魏书记,我会尽全力做好档案室的工作。虽然这个岗位与我之前的工作有很大的不同,但我相信,只要我用心去做,一样可以为轧钢厂做出贡献。”
魏书记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明白,杨厂长已经接受了这个现实。他点了点头,鼓励道:“老杨,我相信你。档案室虽然看似简单,但每一份档案都是轧钢厂的历史和记忆。我希望你能够珍惜这个机会,将档案室的工作做好。”
杨厂长重新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清晨,他会在院子里慢慢地散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感受着岁月的静好。邻居们或是打招呼,或是微笑点头,这种简单而真诚的交流让他感到温暖和满足。
早餐后,他会准时来到档案室,开始一天的工作。虽然档案室的工作琐碎而繁重,但他却乐此不疲。他深知每一份档案都承载着轧钢厂的历史和记忆,因此他总是尽心尽力地整理、归档,确保每一份档案都能得到妥善的保管。
傍晚时分,他会在自己的小屋里安静地度过夜晚。他会读读书、听听收音机,或者只是静静地思考人生。
杨厂长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满足。他不再沉溺于权力的斗争和纷争,而是专注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他学会了欣赏生活中的美好和简单,也学会了珍惜和家人待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随着时间的推移,杨厂长在档案室的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他不仅将档案整理得井井有条,还利用业余时间研究轧钢厂的历史,撰写了一些有关轧钢厂发展的文章,这些文章在冶金部的刊物上发表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魏书记也时常会到档案室来看看,每次看到杨厂长都在认真地工作,他都会感到十分满意。他知道,杨厂长已经彻底放下了过去的权力斗争,对他的位置已经没有威胁了。
轧钢厂在魏书记的稳健管理下,生产秩序井然有序,产品质量稳步提升。有些想闹事的人在见识了轧钢厂保卫科的强势后也就老实了。
几天后轧钢厂的附属学校停课了,四合院附近的大街胡同里的红卫兵慢慢的多了起来,没过多久就已经有老师被拉出来批斗了。
与外面的乱象截然相反的是农机厂里,在李怀德强势抓了两个带头闹事的中层领导后,农机厂里现在是一片和谐,大家努力工作,共同为农机厂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
苏文旁敲侧击的问了一次李怀德,农机厂里要不要成立个革委会,被李怀德堵了一句,“现在的农机厂就是我说了算,弄个革委会咱们革谁去?”
“李厂长我的意思是咱们得成立个革委会掌控好咱们附近的区域,要是成立晚了被别人管着,咱们以后的日子也不会好过的。”
李怀德听了苏文的话,眉头微皱,陷入了沉思。他明白苏文的担忧,也理解其背后的考虑——成立革委会可以加强对周边区域的掌控,防止外部势力干涉农机厂的事务。但是,李怀德也有自己的顾虑和考量。
他缓缓开口,语气坚定地说:“苏文,你的想法我理解,但你也知道,我李怀德不是怕事的人。如果有人敢来干涉我们农机厂的事务,无论是谁,我都会让他知道,这里是谁的地盘。至于成立革委会,我们需要慎重考虑。一旦成立,就意味着权力的重新分配,我担心这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苏文深吸了一口气,决定再次尝试说服李怀德。他缓缓开口,声音坚定而诚恳:“李厂长,我知道您是个有魄力的领导,您为农机厂的繁荣付出了很多心血。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外部的威胁和挑战。成立革委会并不是要削弱您的权力,而是为了更好地整合力量,应对可能的风险。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单位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