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主要发生在古代的学堂里面,持有不同意见的夫子们就这个问题展开了一段争执,他们都试图说服对方,善于观察的人已经在总结后世上课的优势了。
高老师:“我们发现任意选择的这两点它们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方向是一致的,路程大小也是一致的,简单来说整个小木块上所有点的运动情况都是完全一样的,我们把这种运动称之为平动。”
春秋时期,墨子:那就是意味着可以用上面任意一点的运动来代替整个木块的运动了。
小实验完成后,高老师总结了一下第二个可以把物体当作点的条件:“当物体上各点的运动完全相同时,整个物体的运动可以简化为一个点的运动。”
明朝,徐光启:这样看,这个点和我们平时所说的点还不是一样的,这是一个可以代表物体的点。
高老师:“讲到这,我们高中物理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就出来了,就是质点。质点就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它简化为一个具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
春秋时期,墨子:有质量的点?这个说法有意思,有质量,无大小。整个自然界种类繁多,运动错综复杂,相互的作用各式各样,其中涉及到的因素太多了,如果要研究运动最本质的规律、作用和形式的时候,有的东西只能忽略掉,建立理想化模型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秦朝,秦始皇:这真是一门抽象的学说。
唐朝,李世民:物理课上举的例子好多啊!看来这门学科确实得深入到实际才好理解,不像诗词歌赋这些学问。
讲完这些,高老师问了一句:“关于这部分内容,大家听明白了吗?”
教室里此起彼伏想起了“明白了”“不明白”的声音 。
高老师笑了一下:“好,看来大家还是没有完全明白,这样的话我再给大家多举几个例子吧,看完后你们的印象应该会更深刻一些。”
课件被高老师换成了一个视频,视频开头是几位身着不同颜色军装的军官,他们精神昂扬,表情坚毅。
高老师:“这是我们国家七十年大庆的时候出现的一些方阵实例,大家仔细观察,从中可以找到很多关于质点的内容。”
视频开始播放,左下角是两个鲜红的“70”字样,视频正下方写着“空中护旗梯队”,正中间是几架直升机飞快转动着螺旋桨,整齐排列在半空中。
刚开始的时候,观看直播的人还以为这是一群鸟类飞行的视频,还在思考着“护旗梯队”是做什么的?和这些鸟有什么关系?等仔细观察后,他们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视频的开头,出现了四位身着绿色军装、一名身着蓝色军装、头戴大檐帽的军官,他们按照一二二的队形由前至后整齐排列成一个小队伍。
他们的衣服上挂着金黄色的“绳子”,大檐帽正中间是一个金色的帽徽,帽徽中心是一颗鲜红的五角星。
这几人精神抖擞,太阳光照在他们脸上,像是铺上了一层光,明显看出来气势很足,和普通人不太一样。
看到这样的情景,观看直播的人精神一振。
秦朝,秦始皇一脸若有所思:这些人的精气神如此之好,看着像军人,后世的军服是这个样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