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小孩都在竖大拇指,和小伙伴们比,看看谁能竖得更直更翘。找不到其它物品的就观察周围的人,尤其是有很多孩子的人。
一时之间,各朝代都掀起了一股观察之风。
疑心比较重的人看到儿子和自己长得不一样,在“是不是自己的种”和“基因变异”两者之间摇摆不定。
这部分人在孩子生出来后就有疑虑,随着孩子越来越大,觉得与自己越来越不像了。
面对这种情况,很多人的第一想法是:这不是我的种,我的妻子不会是背着我偷人了吧?
以前出现这种情况,有的人会因为这个原因直接把妻子赶出家门,有的人则没有马上行动,想着寻找一下蛛丝马迹。
可是现在听到“基因变异”这种说法,他们犹豫了,光看外表是看不出来了。
【基因在细胞里存在于遗传物质,即dna分子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不同的基因片段决定了你的血型、单眼皮、双眼皮和虹膜等不同的性状。】
【细胞核中的dna分子和其所携带的基因大都有规律地集中在染色体上,染色体是dna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
这段主要讲述了基因如何控制性状,染色体的概念。
东汉。
再次看到螺旋状的dna 分子片段,张仲景竟然莫名觉得很熟悉,明明也才刚认识这种物质没几天。
他觉得后世这种教学方式在某些方面还是挺好的,虽然他们这些时期没有显微镜,有点遗憾不能自己亲眼观察一下微观世界。
但是后世的人在教学的时候,通过各种方式把这些肉眼看不到的东西展示在他们眼前,也能让他了解很多东西了。
【染色体一半是成对存在的,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包含了46个基因片段,有数万对基因,决定了人体可以遗传的性状。】
战国时期。
扁鹊秦越人听到“数万对基因”的时候,有点惊讶,没想到这些小到看不见的东西上,蕴含的门道还挺多的。
他理解后世为什么要单独开这门学科了,一对基因就可以使人呈现出不同的模样,数万对的话,可能性就更多了。
只要稍微改变一点点,出来的可能就是完全不同的人了。再加上其它物种,这门学说需要研究的东西更复杂了。
这可不比探索宇宙容易。
而且如果把这些东西研究透了,说不定人哪里有疾病都能清清楚楚地找出来,要治疗的话就容易得多了。
视频里讲述了几种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的染色体,还有不同生物的染色体数量。听完,很多人只有一种感受:物种差异真的好大。
原来不同生物的外表差异如此之大,都是因为它们的内核不同。
视频里,老师给出了两幅图,是男女染色体排序图,她让大家找茬,看哪里不同。虽然隔着视频的视频,但是老师给了大家一分钟时间。
明朝。
谈允贤认真看着图片上的符号,觉得它们很像后世英语里的某个字母“x”。看了一半多都没看到有什么大不同,虽然长短有点不一样,但都是“xx”。
一直到最后的时候,她眼睛一亮:找到了,最后一对有一条不一样。
图片上十分明显,标着“女性染色体排序图”的那张图最后两个符号是“xx”,而男性的是“xy”,而且“y”比“x”要小很多。
她思索着:难道这就是决定了男女的关键所在吗?
很多人都有同样的疑问,之后老师就给他们解释了疑惑。
【科学家观察发现,男性体细胞中有一对染色体与其它染色体不同,两者差异十分大。经研究发现,这条染色体和人的性别形成有关,科学家把这对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
视频里,老师详细解释了常染色体、性染色体。
于是大家知道了一个孩子的出生是继承了父母各一半的染色体。母亲性染色体的“x”和父亲的“y”结合生出的是男孩,母亲的“x”和父亲的“x”结合生出的是女孩。
秦朝。
秦始皇一脸若有所思,虽然视频里说到的内容他并没有完全听懂,但是这里还是听懂了。
他有点惊讶:这样岂不是说就是父亲决定了生男生女?毕竟无论男女,性染色体就只有一对,而女性的23对染色体里完全没有看到“y”。
这和很多人固有的想法还是有很大差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