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几个曹家继承人都没能把实权拿回来,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后主刘禅献城投降,被封为安乐公,蜀汉灭亡。”
三国时期。
蜀国。
听完蜀国是怎么灭亡的,刘备一口气差点没提上来。这逆子,居然献城投降?他刘备的儿子竟然是这种货色?
他十分不解,怎么都想不通。大家都在为兴复汉室努力,他的儿子却在拖后腿。
看着有点怕他的刘禅,刘备气不打一处来:“在新野的时候怎么没把你摔死呢?省得来祸害蜀汉。”
想到“安乐公”这个称号,他更生气了,想着要不直接换个继承人算了,这太子怕是废了。
看到自家老父亲骂自己,刘禅往诸葛亮的身后躲了躲。
诸葛亮的心情也很复杂,主公如此仁义、有韧劲的人,生出来的后代竟干出献城投降的事,这是他没想到的。
明明阿斗看起来还是挺听话的,难道后面出现了什么变故吗?
想了想,诸葛亮想到一个问题,难不成是因为这些年主公一直东征西战,根本没有时间好好教育孩子才这样的吗?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啊!诸葛亮想着过后一定要好好和主公提一下这个问题。
魏国。
刚刚进入成都、接了降书的邓艾也表示很惊讶,成都的地势多难打啊。
他们为了攻打成都,损失的将士可不少,那天堑真的是难过啊!要是蜀军再坚持坚持,他们不一定可以这么顺利攻下成都。
谁能想到进城后看到的是刘禅把自己给绑了,还抬着棺材来见他。
想到当时的情景,邓艾还有点回不过神来。
胡老师:“266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
东汉末年。
还在做魏王的曹操看着朝堂上的司马懿,惊疑不定,本来他不想怀疑司马懿的,毕竟这人平时看起来多忠心耿耿啊!
之前听到的时候他也只是在心里埋下了种子,暂时没有处理他,现在证据确凿,曹操有一种心里落下石头的感觉。
曹操想:仲达啊!虽然不是你直接把曹家的江山夺走的,但是你看看你的好儿子和好孙子。
他想着是不是司马懿心里有称帝的想法,平时在家的时候悄悄教了他的子孙什么东西,不然他们怎么会有这样的野心?
现在真的留不得他们家了。
同时期的司马懿的心情也有点复杂,谁能想到他的孙子直接就把皇帝踹下位了。
他觉得这些年自己谨言慎行的工作白做了,谁能想到会被一个突然出现的直播屏给卖得一干二净呢?
他们司马家要完了,他司马仲达的命要休矣!
三国时期。
曹丕:???我建立的魏国这样就没了?
他觉得司马家获取江山这个过程真的是该死的熟悉啊!这不就是他刚刚做的事吗?
没想到别人以同样的方式把他们曹家的江山夺走了,他突然不知道要说点什么好了。
胡老师:“晋武帝司马炎即位后,继续完成统一大业。280年,西晋灭吴......”
西汉。
刘彻十分无语,觉得怎么什么人都能叫武帝啊?
本来他对于他们大汉的灭亡还有点不忿,可是听着这个时期这些人的操作,他简直头都大了。
他都不知道这些人到底在做什么?一个接一个的,那个曹操真的是开了一个好头啊!后面的人真是有样学样,难怪这么乱了。
东汉末年和三国初期。
听到吴国的灭亡,这时气愤的人变成了孙策、孙权。
这是哪里跑出来的司马家啊?简直莫名其妙,想想江东之地这块肥沃的地区就这样成了别人的地盘。
简直忍不下去啊!
之后胡老师还简单地分析了一下他自己对于三国灭亡原因的看法:“除了外部力量,三国内部存在的问题也很大。”
“蜀国君王宠幸宦官、人才接不上、多年征战无果,人心涣散,还有内部的政治斗争也很严重;吴国宫廷内斗严重、帝位更迭、政权不稳。”
“魏国的话,君主更换频繁,后期的君主年纪又小,根本无法拿得住那些世家。而且司马懿太长寿了,司马家渐渐势大,削弱了皇权......”
曹操、曹丕:。。。。。。这么说还是怪我们曹家的人太短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