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十几秒的反应时间,说不定他的父母就可以跑到院子里,也不至于被砸死了。
郭老师:“当地震来临时我们该怎么做呢?首先,地震发生时,大的晃动可能会持续一分钟左右。这个时候不要慌张地跑到户外,说不定户外更危险,确认安全更重要。”
“为了保证安全,我们要选在重心较低、并且牢固结实的桌子或其它家具下躲避。如果没有这样的条件,要用合适的垫子保护好头部。”
“要立即切断家里的电源、煤气等,防止火灾等次生灾害发生。因为地震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所以要打开门窗,确保出口畅通。”
西汉。
刘彻听着郭老师说的注意事项,心想:就一两分钟时间,逃跑的人能做这么多事吗?
而且如果有人第一次遇到这种事,估计都已经慌神了,很多人怕是都反应不过来该做什么,只顾闷头跑。
而且这些电、气什么的居然还会引发火灾,这也太危险了。
这么想着,刘彻觉得后世的高楼大厦真的太不利于逃生了,房屋还是低一点好。
本来还觉得看起来很酷、很宏伟的楼房,好像也没那么吸引人了。
不过想到后世的人口,确实也无法做到像他们一样把房子盖成低层的。
刘彻想着:这样的话后世是不是只能把房子的抗震能力提高了?不然一震就得死一大片人啊!
郭老师:“当大地剧烈晃动时,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处;地震时不要使用电梯,在电梯里的人要赶紧出来;在山边的话要注意山崩、落石......”
郭老师讲了很多避震要点,她自己就经历过大地震,这些注意事项已经牢牢地刻进了她的心里。
每次说到地震的时候,她都会给学生科普,当然不是所有人都会放在心上。
但是如果一遍遍地讲给学生听的话,也能让他们有点印象,说不定遇到地震的时候能起到一点作用也是好的。
唐朝。
李世民有点感叹。
后世人们的生活看起来确实非常便利,可是这些便利如果在遇到地震这种灾难的时候也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危险。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些便利是需要付出很大代价的。
郭老师:“还有灾后要注意饮食和个人卫生,不要乱喝生水,最好喝未开封的矿泉水。搭建和居住防震棚时要注意防火,要积极投入到恢复重建工作中。按规定服用预防药物,增强身体抵抗力......”
明朝。
李时珍觉得这几点说得很对,一般这种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很多人不是死在地震的那个时刻,而是后期感染其它疾病死去的,这种就非常可惜。
至于郭老师说到的灾后应激障碍,李时珍觉得这方面他们以前确实没有太过重视。
很多人光顾身体上的伤痛已经很吃力了,一般人是无法分出更多精力管心理上的问题的。
不过他觉得这方面确实要多注意一下,不要人是抢救回来了,后面因为心理问题出事可不大好。
郭老师:“国家相关部门一直提倡大家在家里备好紧急备用品,包括饮用水、食品、急救医药品、电筒、绳索等。有的地方,政府会给居民发放物资包,以备不时之需。”
这个裴姝知道,她家收到过社区发给的应急物资包,也不光是针对地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