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更想听一下后世对于她治理期间的武周的评价。
胡老师:“武则天在位期间,发展科举,创立殿试,拓展边疆,轻徭薄赋,发展经济,有贞观遗风。这个时期被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武则天称帝时为了巩固政权,接受告密和任用酷吏......诛杀了很多唐氏宗亲和百官大臣,等政权稳定一点后,这种恐怖政治才告一段落。”
听完告密制度后,很多人的想法是:这个女人真狠,心狠程度一点不输男子,难怪可以称帝。
西汉。
吕雉啧啧称赞,其实算起来的话,她现在手上掌握的权力也和皇帝差不多了。
可她没有称帝,没想到百年后一个女子称帝了,还是正式的那种。
对于武则天的手段,吕雉是有点佩服的,这说明武则天不惧后人的谩骂。
武周。
武则天听完后世对自己的评价,有点惊讶。
她以为以她的行为,在后世的文人群里肯定只剩下谩骂了,到时候记录下来的历史肯定都是负面的。
没想到后世还肯定了自己做得好的一面呢,这样已经可以了。
这和提到其他帝王的时候差不多,好的坏的都说,也算是对她的一种肯定了。
胡老师:“武周后期,武则天迫于压力,不得已将李显从流放地召回,立为太子......之后发生了神龙政变,中宗李显复位,恢复了大唐国号。”
唐朝。
李世民已经不知道要说什么了。
这发展真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啊,要说这些子孙后代有能力,国号都被人家取消了。
要说没有能力嘛,又把国号恢复了。
听得七上八下的,真是刺激。
他不知道,后面的发展会更刺激。
胡老师:“李显复位后,唐室内部再次发生了政变......”
听完李隆基是如何和太平公主争夺权力,李隆基登基后开启了开元盛世,晚年的李隆基昏聩,宠爱杨贵妃、安禄山。
尤其是安史之乱后的一系列发展,大唐再也无法重返巅峰了。
西汉。
刘彻吃瓜吃得开心,他以为汉朝这么“丰富”的经验教训已经摆在面前了,后面的人会避开呢。
结果,没想到被称为“盛唐”的唐朝也和党锢之争、宦官专权有很大关系。
听起来唐朝宦官专权的程度可比他们西汉严重多了。
这时的刘彻下意识地把西汉和东汉隔开了,反正后世都这样分了,他分开说也没什么。
而且他觉得太神奇了,藩王这种设置不就和异姓王差不多吗?
不说西汉了,光是东汉那段历史已经表明地方拥兵自重的后果了,结果唐朝又重蹈覆辙。
这让他不得不相信历史是一个圈的说法了。
唐朝。
李世民觉得自己有点坐不住了,东汉的教训都摆在眼前了,也就才过去百年啊。
怎么一点都没记住呢?
听到安史之乱、黄巢起义,李世民觉得自己想骂人了。
他现在知道为什么给李隆基一个“玄宗”的称号了,这人前后完全像是换了一个人,果然是玄之又玄。
之前他还听裴姝的同学讲到什么小说,里面提到夺舍,他还觉得太扯呢。
他现在都要怀疑李隆基被夺舍了。
李隆基:。。。。。。不至于吧,我可能就是后面想享受一下而已,怎么就把一个好好的开元盛世玩完了?
这不科学啊!他哪知道安禄山会叛变啊?
不行,他要派人先去把安禄山和史思明宰了。
不过版图太大了真不好管理,只能加强藩镇设置,不然这么大的地方怎么管?
地方拥兵自重的情况李隆基也想到了,可是没其它办法啊,真是太难了。
胡老师:“也不知道这是不是李家传统,唐高祖、唐太宗时期都发生过兄弟为了夺权自相残杀的事。”
“后来也不知道李隆基本人是怎么想的,可能是怕重蹈覆辙吧。他干脆走了另一个极端,把他的儿子们甚至是太子都严格监控起来,都没好好培养继承人。”
唐朝。
李世民一脸痛心疾首。
他现在也像很多人想的那样,期盼李隆基早死了。
要不把他的寿命分一点给他或者李治也行啊!
做那么久